“云山村是我们镇有名的‘铁扫把村’,村民都爱种铁树、扎扫把,小小的铁扫把现在是一大产业了。”3月7日,衡南县咸塘镇镇长周星宇对记者说。
▲云山村8旬老人陈茂忠现场展示扎铁扫把当地俗称的铁树、铁扫把又名截叶铁扫帚,本是一味中药,枝条可扎扫把。云山村属丘陵山区,全是紫色页岩土质。铁树耐旱,适合这种土壤,也适合坡地种植。村里有20多年种铁树、扎扫把的历史。全村户村民,超过一半的村民每年种铁树,现在铁树种植面积近亩。
铁扫把不怕水,经久耐用,不像高粱扫把沾水就报废了。铁树收割晒干后可储存,村民一有空就扎扫把。该村李子塘组村民陈茂忠身体康健,虽然年逾80,仍种了3亩铁树,堂屋里堆满了扎好的扫帚。他还现场展示扎扫帚,拿着几根铁树枝和一根编织带,十多分钟就扎好了一把扫帚。他妻子说,一亩铁树一年毛收入5千元以上,她家3亩铁树一年纯收入上万块。目前,河南、安徽等地有人专门前来收购。
▲云山村遍山的油菜花过两个月就会变成“你看田里和山坡上的油菜花,收了油菜后就全是铁树。”云山村党总支书记尹向阳向记者介绍。村民先种一季油菜,收了油菜就种铁树,不过现在铁树苗刚发芽还看不出来。
种植大户肖茂其种了8亩铁树,6亩水稻,还自酿谷酒。我们到时他正在扎扫把,家里的阁楼上堆满了铁树枝。村干部替他算账,铁扫把、菜油、谷酒、稻谷、大蒜等一年收入有10多万。他笑着争辩:“纯收入没那么高,还有成本,每年酿酒的燃料费就要1万多。”
▲村民肖茂其种了8亩铁树,有空他就忙着种铁扫把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和脱贫致富的社会效益。云山村扶贫的主打产业就是铁扫把。尹向阳说,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都种铁树,一亩田种铁树比种水稻要多收入上千元。
贫困户肖中华在外打工,妻子种了2亩铁树,每年仅卖扫把和菜油的收入就有近万元。现在,该村在筹建合作社,准备开展网上销售,打响云山村铁扫把品牌,村集体流转了亩土地种铁树,拟通过合作社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发家致富。(记者周瑞华通讯员全巧莲编辑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