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大暑,六月中。
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今则热气犹大也。”
节气介绍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炎热至极。“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蒸煮模式”开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东北习俗蜻蜓,东北话叫“吗灵”。夏日午后,顽皮的孩子总会趁大人午睡时悄悄地溜出房门,开始捉蜻蜓的游戏。用粗铁丝在竹竿的一头绑成一个大圈,然后去屋檐下、树杈上粘满蜘蛛网,一个绝佳的捕捉工具——“吗灵拍子”就做好了。蜻蜓乱飞的时候,孩子们就冲过去乱舞,一圈下来,有时能粘几个,有时却空手而归;蜻蜓轻轻地停在树叶或花朵上的时候,孩子们就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捉,生怕把它们吓跑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暑伏时天气炎热,影响人们的胃口,吃面食,有助于开胃。“二伏面”的面指“面条”,“伏面”之说是中原文化的流传,但“伏面”的吃法,辽西地区的人却有着自己的选择。在辽西人的饭桌上,这一天的“伏面”应是过水面,而且过的还是“井拔凉水”,伴之以紫皮蒜和鸡蛋酱,其爽口有味在当地人看来是无与伦比的。说起辽西的饮食习俗,“高粱米水饭咸鸭蛋,牛肉包子紫皮蒜,鸡蛋打卤过水面”是最受欢迎的,更有“高粱米水饭咸鸭蛋,给个村长都不换”之说。
大暑?全国习俗喝羊汤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三伏天喝羊汤,配以辣椒油、醋、蒜等,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有益健康。
吃凤梨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姜汁调蛋浙江台州椒江人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肉粥,谓能补气。
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又名“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荔枝在福建莆田,“过大暑”讲究吃荔枝。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大暑这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因为荔枝性热,过去人们常常把它放在井里,能保鲜多日。
注:部分内容参考自《二十四节气民俗》(刘魁立、张旭主编)《田野花信风》(王颖超、潘虹著)《微读节气》(朱伟著)《时间之书》(余世存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