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作者
月半
如果说张艺谋是中国最懂拍女人的导演,应该没有人反对。
他的电影里从来不乏动人的女性形象。
她们的眉眼身型截然不同,但都存在着同一个特质:极致的干净。
这是张艺谋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怀,亦是他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人格符号。
这些女性被世人称作:“谋女郎”。
用一个导演的名字来概括一批演员,这本身便是对导演点石成金之术的极大肯定。
「第一次拍电影,第一次做女主角,第一次拿奖,从此星途璀璨。」
“谋女郎”的传奇便是如此。
盛大的名门光环之下,张艺谋的电影求索之路也藉由这些各具风情的女性演员而展开。
1
对于中国电影,《红高粱》是一座立于八十年代的珠峰,令后人高山仰止。
对于张艺谋和巩俐的光影人生,它更是一块需要时时回首、无法忘怀的丰碑。
这部电影让巩俐成了第一位“谋女郎,在彼时的张艺谋心中,她也是唯一的一位。
《红高粱》的女主原定的是更贴合莫言原著里性感、丰乳肥臀形象的史可,
巩俐的入局,是因为一场附加试镜。
没成想,这一试,就是天雷和地火相逢,
从此开启了帝后珠联璧合、携手登顶的黄金八年。
《红高粱》里的巩俐,着最红的衫,画最艳的唇,眼神中却有着自成一派的天然。
年仅23岁的她,将九儿的野性之美演绎的艳绝无双。
这部电影让巩俐一炮而红、蜚声国际,也让彼时初为导演的张艺谋一举摘金。
此后,巩俐便是张艺谋电影里唯一的女主角。
他们一起拍《菊豆》,一起把《大红灯笼高高挂》,一起为《秋菊打官司》,一起《活着》。
在这些电影中,张艺谋将巩俐骨子里的坚韧决绝拍的淋漓尽致,
巩俐也最大程度的唤醒了张艺谋的创作激情。
他们把生命中最好的八年给了彼此,也一手搭建了彼此的艺术原乡。
然后,随着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入围戛纳,这场幻梦戛然而止。
等到再次携手,已是年。
张艺谋开拍《满城尽带黄金甲》,女主又成了巩俐。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艺谋说:
“十几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让巩俐演女皇,这次终于实现了。”
当年在男女之情上未能给予的,他用重逾70斤的凤袍偿还。
再后来,张艺谋拍了文艺片《归来》,这是这对老搭档合作的第十部电影。
身为第一女主的巩俐设计了里面被称作点睛之笔的接站镜头。
你看,在张艺谋重返艺术乌托邦的关键时刻,她仍是这个男人最管用的定心丸。
作为第一位“谋女郎”,巩俐和张艺谋之间是彼此成就,也是互为见证。
2
从巩俐以后,张艺谋选择的女主角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某种共性,
她们长相未必完美无缺,
但无一不有着干净清纯的外型和典雅清冽的东方气质。
也因此,坊间一直流传,“长的像巩俐”是张艺谋挑选谋女郎的唯一标准。
比起形似,这种“像”,更多的是气质上的一脉相承。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章子怡。
当时在中戏读大二的章子怡长着一张清纯、不谙世事的学生脸,
眼神中却有一股野心勃勃的生气。
她与张艺谋结缘于一条洗发水的广告,一头长发的章子怡被副导演推荐给了张艺谋。
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广告最终未能发行,但通过那次试镜,章子怡给张艺谋留下了清秀且有灵气的印象。
年,《我的父亲母亲》筹拍,张艺谋想到了她。
彼时还在中戏吊车尾的章子怡对这个机会十分珍视,
进组前她一个人搬到农村,每天跟着村民一起下地喂猪,在厨房煎油饼,
开拍之后,为了演出农村女孩走路的姿势,她裹上八层棉裤拍戏。
尽管如此,那些跑步与摔跤的镜头,仍然无法达到张艺谋的要求。
于是她一遍遍地真跑、真摔,直到张艺谋喊过为止。
最后,章子怡演活了那个清纯、朴实但也足够倔强的招娣。
电影大获成功后,她去了柏林电影节,
穿着红肚兜上台领奖,无数镜头对准了这张野心勃勃的脸。
在传言中,她因此被张艺谋所不喜。
但在现实里,张艺谋亲自举荐她进入了李安的《卧虎藏龙》剧组,
而这一提携也成就了章子怡荧屏生涯中第二个经典角色——玉娇龙。
再后来,她跟着张艺谋拍了《英雄》,又拍了《十面埋伏》。
而这两部作品,也是张艺谋商业电影的发端。
当时的商业大片市场完全是好莱坞的天下,
中国电影面临着空有故事、热钱外流的窘境,
在这种“与狼共舞”的局势下,张艺谋率先开始了他的探索。
他心中有数:中国的电影市场若想繁荣,商业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于是,自年起,名导张艺谋一心扑在“以大片拯救中国电影工业”的自我献祭上,接连呈上《英雄》《十面埋伏》两部“跌落神坛”之作。
这两部电影虽然在国内被影评人嘲讽的厉害,但墙内开花墙外香,两番出海征战都成绩喜人,直接促成了巩俐之后“国际章”的诞生。
张艺谋之于章子怡,是入场券,也是攀天梯。
3
自章子怡之后,谋女郎开始频现江湖,
开拍前的女主海选一度变成张艺谋电影上映前的最大噱头。
巩俐和章子怡的成功让“谋女郎”变成了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代表的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和完美开局后的坦荡星途。
这一时期的谋女郎不少,但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