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个关键决定,避免了王朝覆灭,维持了两国
TUhjnbcbe - 2023/8/14 20:36:00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大宋王朝建立之后,到了宋真中时期已经统一了长江南北,看上去似乎是结束了五代十国超过半个世纪的动乱。

但是,整个帝国仍然是暗流涌动,时时处于危险之中。

例如,朝中很多大将缺少对皇帝的尊重,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表现出不臣之心。

外部的威胁也很大,北方的辽国建立的时间比宋朝还要早,在夺取了幽云十六州之后,人口超过1,万,兵力超过万,并且随时有南下夺取大宋江山的野心。

所以,到了宋真中时期,双方边境上仍然是冲突频繁,终于在4年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辽军主力大军南下,深入到宋朝境内,很快就打到了黄河流域。

宋朝在建立之初,为了收复幽云十六洲,在宋太祖宋太宗时期连续北伐,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尤其以宋太宗的高粱河之战最为悲惨,为了逃跑,宋太宗竟然乘着驴车,所以有了高粱河车神的称呼。

从那之后,宋朝上下就患了恐辽症,不敢再主动招惹辽国,可对辽国来讲正好相反,接连的对宋军的胜利让他们信心倍增,所以到了宋真宗时期终于有了南下灭宋的行动。

4年的这场大战辽军称得上是势如破竹,消息传到东京汴梁城,宋真宗焦虑不已,询问大臣:怎么办,怎么办。

有的人说:跑吧,跑到四川去,那里地理封闭,还能做一个小朝廷。

这个说法等于是把除了四川之外的其他的宋朝国土拱手相让,可想而知,如果这一策略被宋真中采纳,结果就一定是辽国在夺取了宋朝的大半江山之后想办法灭掉位于四川境内的宋朝小朝廷。

此时,双方有10倍的差距,宋朝小朝廷根本就无力抵御,最终的结果就是天下被辽国夺取。

当然,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其代表人物就是寇准。

寇准认为,不能撤,只要宋朝南撤,天下的人心就散了,宋朝只会一败再败,丢掉整个天下。所以,不仅不能撤,而且皇帝应该御驾亲征。

两个难题放在宋真宗的面前,这个从小长于深宫的皇帝和他的二大爷、他爸爸这种出身于军旅生涯的人可不一样,宋真宗是一个文弱之人,御驾亲征,在战场上直面敌军的厮杀,对他这种连杀鸡都没看过的人无异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不敢去。

但是,如果从东京汴梁逃跑,甚至是撤到四川境内,把大好的江山留给辽国,他也愧对列祖列宗。

最终,他还是拿出了勇气,决定在寇准的陪同下御驾亲征。

从这方面来看,宋真中是值得肯定的。

很多人都说宋真忠胆子小,说实话,90%的人在他那个位置表现都不见得比他强,要不然为什么新兵无论经过多严格的训练到战场上都会懵逼呢。

此时,辽国大军已经侵犯到澶渊城下,10万大军在城下摆开阵势一眼望不到边。

宋朝军队的抵抗也非常顽强,这个时候的宋军战斗力还算可以,没有低到宋徽宗时期那种望风而逃的水平,所以虽然面对10万大军的进攻,小小的澶渊就像海浪中的礁石一样不可动摇。

与此同时,士兵们得到了两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第1个消息,援军正在赶来,前线的宋辽双方兵力对比正在发生变化。

让他们更高兴的是,除了大批的宋军前来支援之外,他们的皇帝宋真宗御驾亲征亲临前线。

无论当时宋真宗有多不情愿,内心有多害怕,但是他的出现给前线的宋朝军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鼓舞,军士们认为:自己在和皇帝并肩战斗。

于是,士气大增。

基本上到这个地步辽国想要南下灭宋已经不可能了。

但对辽国来说更坏的消息是,就在宋真宗来到澶渊不久,辽国大将萧挞凛在巡视的时候被宋军床弩伏杀。

这个消息无异于青天霹雳,虽然军中有太后和皇帝,但毕竟真正的知兵之人还是辽军的主帅,主帅被杀,辽军已经军心大乱。

萧太后只好放出口风,愿意和宋朝议和。

此时,形势已经非常有利于宋军,遗憾的是宋真宗只想击退辽军,并没有想把这支军队吃掉,然后趁辽国内部群龙无首的时候收复幽云十六州,甚至是灭掉辽国收复辽东。

作为守成之君,他同意和辽国议和。

经过讨价还价,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辽国30万岁币,两国永结盟好。

从那时候起一直到宋徽宗时期,宋辽两国之间就很少爆发冲突了。

虽然宋真宗留下了遗憾,不过在这场宋辽大战他毕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保住了大宋江山,这对一个皇帝来说虽然不出色,但是也算合格。

正如坦能堡之战中人们对兴登堡元帅评价的那样:也许他不是一个出色的谋划者,但是在关键时刻他能采用正确的建议。

这个评价用到宋真宗的身上也是合适的,只是非常遗憾他缺少进取心,否则一定会开创一个属于大宋王朝的盛世!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关键决定,避免了王朝覆灭,维持了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