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葬礼上,孝子手里拿根白纸棍有啥讲究其
TUhjnbcbe - 2023/4/2 9:32:00

丧葬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已经产生了灵魂的观念,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事、祸福,受到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以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其中都充满了宗教色彩,其实最初葬礼的产生,就是因为人们认为人死不灭。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

这里所说的“五礼”是: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婚嫁之事为嘉礼。随着时代的更替,丧葬礼仪越来越被看重,各种各样的风俗礼仪也都流传下来。

葬礼习俗许多,比如送盘场、哭丧、跪拜、送殡等,家里老人过世,一般后人都会将丧事办的隆重一些,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在农村丧葬习俗中,人们会见到孝子在出丧时,手里都拿着一根糊了白纸的棍子,这有什么讲究呢?

这个孝子拿着的白纸棍叫“安杖棍”,也叫“哭丧棒”,是一种手持仪仗品,孝子需手扶,用树木或者柳树做的哀杖,以表悲痛。长辈若一人去世,则执一根,若都去世则执两根。

哭丧棒一般长度是几十厘米到1.5米的植物杆径,杆茎分层绕周粘贴以白纸条穗,哀杖的材料:竹杆、桐杆、带根高粱杆、柳杆。

在神话传说中,哭丧棒是黑白无常的武器,一端用两个人的头骨和一根人的腿骨将白布(黑无常是用黑的)钉住,用以勾魂。

“子之杖曰哀杖,为扶哀痛之躯。父之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杖取乎桐。”

现在葬礼中的哭丧棒,是孝子贤孙的一种象征性礼仪,家中年轻人都要用,是丧葬礼仪中的一部分,对于哭丧棒也没有了具体的规定。但是在古代,这根“哭丧棒”背后的讲究可多了。

《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这是葬礼中最重要的部分,这里所说的“杖”就是哭丧棒。

古代一直有孝子守孝三年的说法,这个手杖的由来,就是因为一个人服丧三年,常常处于悲痛之中,身体衰弱不堪,走路困难,因此用这个手杖当做拐棍,一般只有孝子才有资格拿,女人是不能拿的,大概跟曾经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

哭丧棒在传统葬礼上有重要作用,在守灵、迎宾、烧纸、献礼、出殡中都会用到,据说这可以用来给死者引路。

出殡路上,孝子手持哭丧棒,即便是遇到皇上,也要给送葬队伍让路,有传言称,孝子手持哭丧棒,能让死者的亡魂顺利通过黄泉路上的关卡,避免被其他鬼魂打扰,此外手持哭丧棒也是孝子贤孙的标志。

哭丧棒是葬礼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但是之后的处理方式也要注意,在下葬去墓地时,不管哭丧棒的数量有多少,都要一根不剩的全部拿走,据说,如果不全部带去墓地,是不吉利的,当然这都是迷信的说法,这不需要深究。

孝子手持哭丧棒在前面引路,其他人跟在后面一起去墓地,等待死者棺木下葬,这时候也该扔掉哭丧棒了,有的是直接随着棺木埋进墓穴之中,也有的随着纸钱等一起烧掉,当然,有些人也会将其插在坟头。

“人死如灯灭”,葬礼的豪华与否,并不能让死者受到利益,这不过是在安慰活人的心灵。中国人对待死亡是十分看重的,我们信奉“死者为大”,人死后会给他们最大的尊敬,丧葬礼仪虽然有些迷信成分,但是经过千年的传承,还是有许多值得推崇的地方的。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葬礼上,孝子手里拿根白纸棍有啥讲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