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饲料中使用高粱大麦时应注意的加工工艺问
TUhjnbcbe - 2021/7/19 18:57:00
-----广告-----

近两年随着澳大利亚高粱大麦和美国高粱相继进入中国市场,高粱大麦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被市场接受。高粱大麦作为一种可替代玉米饲料的原料,已在更多的饲料企业得到运用。在更多研究营养的同时,其生产工艺的研究也不容忽视。


  一、粉碎工艺的差异


  国内外对高粱大麦的粉碎粒度认识上有较大差异。依据澳大利亚饲料厂和农场自配料数据表明,高粱大麦粉碎工艺差异很可能导致猪的生产效率低,体外淀粉消化试验证明粉碎粒度越大,消化率越低,高粱或大麦的粉碎粒度不能大于1mm。其它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硬高粱和软高粱,其理想的粉碎粒度分别是微米~微米。但是随着猪和鸡的年龄增大,理想的颗粒大小也要增加。小编认为,高粱大麦的粉碎粒度,应该注意以更适宜调质制粒为原则,粒度小,单位重量的饲料接触面子大,调质更充分,因此高粱大麦饲料粉碎粒度不易过大(建议筛孔不超过1.2mm)。一般认为锤式粉碎机比对辊式粉碎机更能够降低粉碎粒度。


  二、混合时物料水分控制


  调质前粉料中的水分含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参数,其对饲料成品质量、饲料加工效率、设备损耗、动物对饲料养分的吸收以及动物生产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高粱大麦由于调质需要更高的温度及低湿度蒸汽,因此为了更好的调质制粒,混合后的水分尤为重要,小编认为混合后水分应该控制在12~12.5%%左右为宜,因为最佳制粒水分为15%-16.5%,每增加1%水分,料温度上升11度,因此如果混合后水分过低,料温就不能达到最佳温度,当混合后水分过低时,建议在混合机内通过添加液体防霉剂水溶液进行调节。


  三、调质时蒸汽要求更高


  调质是饲料生产的重要环节。蒸汽质量对调质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调质是蒸汽将水分、热能传递给饲料的过程,只有干燥的饱和蒸汽才能快速将热能传递到饲料上,饱和蒸汽的热传递是瞬间的。过热蒸汽由于热容量低,传热性能差,过热蒸汽需要一个2-3分钟的自冷却过程,调质过程是小于3分钟的,因此不能较好的完成调质。湿蒸汽的热容量也很低,且二次蒸发将更加降低了热能,其所含水分也会阻碍蒸汽与饲料的热交换,造成局部的水分的偏高,容易造成制粒打滑,局部水分偏高后,冷却中不易被带出,容易引起局部霉变。


  高粱大麦中,由于富含淀粉、纤维,其调质时,如果使用湿蒸汽,将更容易产生打滑;而如果采用过热蒸汽,由于调质不充分,淀粉糊化差,制粒也将比较困难,因此对蒸汽要求也就比玉米饲料更高。


  如何得到干燥饱和蒸汽呢?必须做好以下措施:


  1、锅炉出来的蒸汽压力必须有保障,一般来说,锅炉出来的蒸汽必须保证有0.6MPa以上的压力;


  2、输送管道必须做到最小损失:要使用合适管径的管道,尽量减少管道长度。当无法减少管道长度时,要做好管道坡度(:1向蒸汽输送方向倾斜),要每50米左右在管道底部加疏水阀进行有效疏水;


  3、进入调质器前,要有效进行减压,将蒸汽压力调至合适的压力(不同的调质器,不同料种,使用调质压力不同)一般调质压力不易超过0.4MPa;


  4、减压后的蒸汽管道要大于输送管道的1.5倍左右,且必须有效的进行疏水,一般情况下进入调质器前要有立管,底部进蒸汽,上端进入调质器,底部做疏水,严防冷凝水进入调质器;


  5、减压后要密切
  四、制粒环模差异


  由于高粱大麦的淀粉含量多,纤维多,其制粒时,需要有更多的挤入量才能保证制粒顺畅,因此环模的开孔率不易过高,否则区域喇叭口面积减少会降低饲料挤入量,造成制粒困难,降低制粒产能,小编认为,同等压缩比的环模,其使用高粱大麦的饲料与玉米饲料的饲料相比,其环模开孔率要略低。

(文章来源:饲料智造工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饲料中使用高粱大麦时应注意的加工工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