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贵州德江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TUhjnbcbe - 2023/2/18 17:56:00


  丰林村离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集镇20公里,是合兴镇15个村(社区)中最偏远的村,地处偏远,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留在家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在家人员少,劳动力短缺,如何谋划好,做好全村产业发展是摆在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谋划好全村产业,丰林村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召开党员座谈会,聚群之力,集众之智,讨论规划丰林村产业发展,参会党员认为丰林村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在外人员多,导致在家人员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山场比较宽,同时水资源也比较丰富,适合搞养殖,当场就有几个老党员表示愿意领办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产业,带着群众致富。


  “我们水洪组平均海拔多米,在合兴镇海拔都算高的了,寨子后面就是大片大片的森林,山背后就是永志茶厂的大片茶山,茂密的森林适合藏野猪,野猪在山上找不到吃的就会经常下山吃玉米等农作物。我这个养殖场在虽在森林的边上,但我种的是草,也不怕野猪来拱,这个地方很适合养牛”老党员、组长张翔国说。谈起养殖肉牛,张翔国滔滔不绝,养殖要靠苦干也要靠巧干,每年出栏和补栏选对时机,一年可以多赚几万块钱,他把需出栏的育肥牛和牛犊编号写上单价,发在抖音上,不一会就有人主动打电话过来谈生意,这样的好处就是规避了赶到市场上卖不掉,又拉回来的运输成本和感染疫病风险,在自己牛场谈价能掌握还价的主动权。他的养殖场有三十多头牛,有一半的能繁母牛和一半的育肥牛,每年他还会自己杀两头牛卖,两头牛能买到5万多,比买活牛多赚5千元,加上卖的牛犊和出栏的育肥牛,每年收入远远大于全家外出务工收入。张翔国还充分利用牛粪作为肥料,在养殖旁边与人合种了二十多亩魔芋,打造循环经济,也能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务工增收。


  “我自己有18头,别人有3头能繁母牛寄养在我这里,按照28分成的模式,我占8成,对方占2成,算起来我占的比例还可以,我在牛场周围还种了20多亩甜象草和甜高粱。计划等夏天饲草旺季,要继续补栏到30头以上,通过这两年的摸索和学习,肉牛养殖技术还是提高得很快,有办法有信心养殖更多的肉牛”说起养殖肉牛,党员陈佐飞信心满满,他本人和妻子以前在广东鞋厂务工,两人都有不错的收入,受疫情影响也考虑到家里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两人从工厂辞职回家,开始了养殖肉牛的过程,探索一条致富路子。


  丰林村的肉牛产业发展只是合兴镇肉牛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兴镇积极探索2+N产业模式,立足肉牛产业做文章,通过引进企业、组建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全镇围绕“两区一带”即板坪、丰林肉牛养殖小区和龙溪至合肉牛养殖示范带为重点,在全镇“一盘棋”的谋划下。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各村支书、党员带动群众发展,加快转变饲养方式,推进肉牛高效化、标准化养殖,通过壮大肉牛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产业更兴旺。

来源/作者: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张治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德江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