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囤秋菜,这场秋天的盛宴要渐行渐远吉
TUhjnbcbe - 2023/1/12 1:03:00
北京主治皮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612/9057338.html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不仅有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还有那五颜六色的秋菜也赶着上市了。储存秋菜过冬,是东北地区由来已久的生活习惯。近些年来,随着运输方式的改变、居住方式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变,东北人储存秋菜的理念和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囤秋菜,这场秋天的“盛宴”要渐行渐远?

囤秋菜的市民少了,卖秋菜的菜农也少了

在长春市进化街与集安路交会处,每年都有一些卖秋菜的菜农在这里驻扎,为附近来来往往的居民送上各色秋天的馈赠。

记者到秋菜市场看到,今年卖秋菜的比往年要少一些。摊主们说,现在买菜的人不少,可是买的量比较少了,大份不多。卖菜的多是附近乡镇的农民,他们对于买菜的居民,服务周到、热情,大部分都送菜到家。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自已喜欢吃包心白菜,考虑再三,想买5棵,她特意选那种带帮的,说可以多放几天。卖菜的摊主是一位中年妇女,她主动帮着给老人送菜,一直送到二楼家门口。

湖西路与进化街交会处原本就有蔬菜水果市场,人流量大,自然成为卖秋菜的绝佳地点。10月20日,天气晴好,秋日暖阳照在身上,难得的深秋好天气。秋菜摊五颜六色,煞是喜人:土豆,白菜,大葱,地瓜,萝卜,胡萝卜,香菜,芥菜,毛葱,小根蒜,苤蓝,还有茄子,豆角,菠菜,黄瓜,有些菜已经是大棚里种的了,非常新鲜。南来北往的居民们都愿意到这里驻足,选几样自己心仪的菜品。

今年的秋菜市场有一个特点,白菜论棵、大葱论捆卖的居多。很多白菜是3块钱一棵,5块钱2棵,有的修理很干净的白菜论斤卖,0.4元至0.7元不等。一位主要卖白菜和地瓜的摊主说,白菜3块钱1棵不挣钱。大葱通常都是15元1捆,7公斤左右。

很多卖菜的摊主都是夫妻档,一位来自农安万顺的菜农说,他们家种了十多年菜了,比种苞米强,但种菜卖菜都挺辛苦,一般人干不了。他们进城卖菜20多天了,晚上她去亲戚家住,丈夫住在车里,看着剩下的菜。他们还把姐姐家的菜拉出来一起卖。摆在地摊上的一大堆胡萝卜很是吸引人,黄色的胡萝卜带着绿樱,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看着就水分足、甜脆可口,很受居民青睐,好的1.5元1斤,挑出来卖相差的1元1斤。一位50多岁的女士说,看到这些新鲜实惠的秋菜,啥都想买,但是家里人口少,吃不了多少,她最后只选了2斤胡萝卜。虽然买胡萝卜的人不少,但销量并不大。于是摊主给家里打电话,告诉姐姐家里的胡萝卜别拉来了,开(批发)出去算了。

农安菜农朱卓夫妻俩开着一辆货车卖菜,他家的菜摊长长地摆在路边,能有十多样蔬菜。朱卓说今年秋菜价格比去年略有上涨,但白菜价格比较稳定,买的人不少,但每个人买的量比较少,朱卓很难得地一次卖了22棵白菜,他开心地用小推车给送去了。他家的菜摊也很热闹,生意不错,他说一天能卖多块钱,顾客少的时候,他就坐在车上抽根烟,休息休息。因为卖菜时间长了,跟周围的菜农、居民都熟络了,他有时也会送一些东西给清洁工,还有生活困难的居民。

冬季市民的餐桌“老三样”不再是主角

“以前秋菜‘老三样’是咱东北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打菜,那时候白菜、大葱、土豆哪愁卖呀,现在冬天超市里啥菜都有,年轻人都是随吃随买,‘老三样’风光不再喽!”唠起秋菜“老三样”,资深菜农李茂山这样感叹。21日早上6点40分,在永昌路秋菜销售点,菜农李茂山早已摆放好各式秋菜,大葱打成捆、白菜头冲外堆成小山、土豆按照大小个儿分开,青萝卜、胡萝卜、地环、豆角等其他数量少的菜单独放到一张大塑料布上,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

“白菜、土豆、大葱以前年年都得买很多,不过今年我会少买点,倒是萝卜得多来点。”正蹲着挑萝卜的市民张阿姨说,现在家里就他们老两口,也吃不了多少秋菜。“现在冬天家里温度好,大葱收拾好了晾干放阳台还能放得住,土豆买多了吃不了容易长芽子,白菜不容易储存,而且我今年也不打算腌酸菜了。”张阿姨说,她老伴和儿子都喜欢吃萝卜干,所以她得挑个20来个青萝卜和白萝卜回去。

“我手中的秋菜卖出去八成了。”这几天气温下降,起早贪黑在外边收拾摊位冻得够呛,李茂山却挺高兴。他说,现在市民冬天里也能随时买到新鲜的蔬菜,对秋菜的需求逐年减少。“前年我拉了6万斤土豆,卖了一大半吧;去年是4万多斤,好的全卖了,剩的歪瓜裂枣的我就搁早市上卖了;今年,白菜、土豆、大葱合一起才5万来斤,货少,卖得就快。”李茂山说,秋菜的行情变了,他们菜农也得跟着市场走,给秋菜找出路。“以往我们都是把10月底之前卖不了的冬储菜拉回地窖或者仓库存放,现在城里储存菜的人少了,我们就跟城里的批发点联系,把大量的菜卖给他们,剩余的拉到菜市场或者居民区卖了,每天进城转一圈,卖得菜也不少。”他说,之所以今年市场上秋菜种类和数量都比往年少了,除了因为人们的需求降低了,还因为现在农村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起菜的时候人手不足,收的菜就少了。“像我们家,两儿子都打工去了,就我们老两口下地起菜,地环、卜留克之类的现在地里还有好多没起出来,我们都忙不过来,只能等这波秋菜卖完了,倒出工夫了再出来卖。”

买秋菜已成难以割舍的情怀

长春市和平大街绥中路上,平日里颇宁静,近两三年总会因为秋菜的上市,迎来一年一度属于它的热闹。自从被定为秋菜售卖点后,每年10月,这条仅够双向同行、长度仅数百米的小马路就化身“临时市场”,让周围的居民买秋菜更方便了。

菜农老姚今年60岁,已经是连续第5年在这一带卖白菜了。“一年不如一年”是老姚最直接的体会。老姚种的白菜品种好,很多人从这条街上一路逛下来,最后总是能相中他车上的“大个儿漂亮白”。可老姚说,往往是问的多,买的少,来买菜的人,一边夸着他的大白菜,一边念叨“可惜买多了也没地方放”。老姚从与买菜的人的闲谈中得知,附近的爱民社区对辖区内的小区管理越来越严格,从去年开始,楼道间内已经不让摆放任何杂物了。

老姚灵机一动,去年干脆在自己家的地里挖了菜窖,把卖不出去的秋菜储存起来。“现在白菜我卖6毛钱一斤,到元旦、春节的时候,我把菜从菜窖里起出来,放我这小厢货里还拉这儿来卖,能买1块到1块3一斤。”虽然价格卖上去了,但老姚笑着说:“这也是没招!其实我也愿意赶秋天的时候都卖出去。这不是老百姓都没地方放吗。挖菜窖,我也挺折腾,再说冬天卖菜也遭罪。”

没地方放,是很多“只看不买”的人面临的共同问题。但多多少少要买点“意思一下”,却是大多数中老年人对秋菜难以割舍的情感。

66岁的孙艳华住在爱民社区15年了,因为家里有车库,她倒是不愁秋菜的存放。十几年前,每年秋天孙艳华都要买上20棵白菜,后来发现,吃得越来越少,每年买的也越来越少,“今年我就花5块钱买了1棵大白菜,土豆一袋50斤,外加2捆大葱。”

孙艳华的秋菜买的逐年减少,多半是禁不住老伴韩忠源的念叨,“70年代的时候,就我们两口人,冬天都要买七八百斤白菜,斤土豆。现在白菜买多了也没用,你看,现在6毛钱一斤,但是刨去扒老菜帮的损耗和水分蒸发,实际上算下来跟冬天卖的差不多。外边开车来卖也就1块钱左右,人家有菜窖保存,水分大,口感也好。”韩忠源虽然已69岁,但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老伴过量囤秋菜,但对于腌咸菜这事儿,却是拦不住。“每年一到秋天我就跟老伴说,‘你又犯病了’,一兜子一兜子的辣椒、小黄瓜、萝卜往家拎,腌咸菜。能吃多少啊?一开春,吃不了就往外扔。”但韩忠源并不否认,老一辈人对于秋菜是一种情怀,不买点秋菜,秋天就像少了仪式感一样。

酸菜缸,淘汰不出去的是不舍

买秋菜,腌酸菜,仿佛是东北人对秋冬的一种特殊的“尊重”,让人间的烟火气,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得以沿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超市、物流越来越便捷,腌酸菜的人也越来越少。

70岁的宋淑贤有一对儿女,各自有个小家庭,这一大家子10口人,每年都要吃不少酸菜。宋淑贤腌酸菜的习惯,延续了几十年,多亏家里有车库,酸菜缸得以有一个不错的容身之处。前些日子,她又张罗腌酸菜,姑爷帮着忙前忙后,把白菜在缸里码得整齐,这门“手艺”也传下来了。

年轻人会腌酸菜的不多了,但33岁的王超是一个。12年前从农村搬到长春来,家里一并把一口酸菜缸也搬来了。“以前物业也不管啊,缸就放楼道里。去年通知楼道里啥也不让放,夏天的时候挪屋里来了。”但是前些天腌酸菜,王超把酸菜缸又挪到了走廊,跟物业工作人员打起了心理战和感情牌。王超说,“毕竟都是东北人,跟物业的人好好说一说,其实都能理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酸菜缸,是几代人对秋冬的记忆,割舍不下,却愈发在大城市里难以容身。家里没地方放,走廊不允许放,很多老人都不得不与酸菜缸说再见。32岁的张瑶一家,都爱吃酸菜,可对于腌酸菜这事,她说:“我家把酸菜缸送人的时候,我奶奶老舍不得了!心里可难受了!”她并不希望七旬老人再去折腾腌酸菜,但看到奶奶对老物件的情感,她的内心也酸溜溜的。

“我家还有酸菜缸啊!”36岁的吴宇向记者“显摆”了一下,可他说,在屋里腌酸菜是不可能了,有味道,但这口缸却留了下来,“我家的酸菜缸上边印了年号,是年的,老物件了。”缸里现在堆了不少杂物,他却依旧不舍得送人。

并非所有小区都管理得严格,也让很多老人手里的酸菜缸能够继续派上用场。家住繁荣路工大家园的孙小美发现,小区地下车库的一个闲置房间里堆了不少酸菜缸,小区里很多老人都在这腌酸菜,她形容那场面为“老头老太太抢地方抢得直打仗”,这也多半反映了老人对腌酸菜一事的执着。为酸菜缸争取一席之地,是老人对“酸菜情怀”的特殊努力。

卖秋菜,买秋菜,10月份的秋菜季,让城市居民享受到了秋天的丰收盛宴,品尝着丰收的喜悦和味道,也延续着很多人心中的秋菜情结。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茗韩雪洁韩玉红马贺于悦编辑:吕游

1
查看完整版本: 囤秋菜,这场秋天的盛宴要渐行渐远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