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那方缓缓传来:“世人都道钓鱼好,唯有美色忘不了!古今宋玉在何方?荒冢白骨草没了。”梆弦之声,余音未了。月寒星稀。微酣的黑煞——手夹着行将熄灭的香烟,自语道:“那日在羊二钓鱼,独处一地,垂下金钩,无食打坐。不久飞鱼上岸,手法妙到巅毫,煞是好看。正在自恋之中,多事者,拍手称道“直钩钓鱼,真乃姜太公也”。
说起钓鱼总有“诗情画意”从心中涌起。当一个钓鱼人达到一定的境界,真正不再为鱼而钓时。竞技,台钓对钓者的吸引力远不如很多传统钓法。各种小药添加剂诱鱼效果远不如酒泡玉米,起码我自己有这种深刻的感受。
至于钓鱼技巧吗?,就是那么回事,怎么从钓鱼中得到使自己快乐的东西,比技术更重要。所以,我劝入行不久的钓友们一句:看技术要看门道而不要看热闹。
记得有一次到一水库钓鱼,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的老者也在钓鱼,我们几乎同时到达钓点,他就在我的左边钓位抛竿垂纶。
最后的渔获,他一天钓上来三十多条,我只上了三条鱼。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他的饵料什么鱼都吃,带着疑问,就请教了一下。他不肯说,只给了我一点饵料。我闻了下,有点像臭豆腐的味道。后来才想起,我们在农村吃酒席时吃过这个味。
再后来向一些本地老钓手请教了,他给了我一个配料。
诱饵药酒配方为:一些办酒席做菜的香料用55度高粱酒克浸泡三周以上。
诱饵制作方法:出钓前一天晚上,取克小米放入洗净的空矿泉水瓶,然后倒入清水,其量为将克小米刚好全部淹没,然后滴入上述泡好的药酒3毫升;盖紧瓶盖,用力上下摇动7、8次,然后放置在阴凉的地方。
使用方法:用前摇一摇,然后用打窝桶将约一个乒乓球大小体积的泡小米轻轻送到钓点打窝。以后视情况补窝。
为什么他的配方是以当地置办酒席做菜的香料为主呢?
我想在河道经过的村庄,天长日久,鱼儿难免会吃到加有这种香料做残羹冷饭,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用这种香料泡的酒药就成了有效的酒药了,是不是这道理呢?
比如:现在很多地方都用十三香做菜了,我就在一个论坛上听说过用十三香泡酒做饵料,不过我没试过,不敢乱说有没有效果。
可以说药酒被附以钓鱼之用也可追溯至千百年前。我想,一些中草药中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质等各种维生素,其本身就是食物,食之可充饥、长身体、利繁殖。鱼儿难免会在鱼喜食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而且这种药酒和天然谷物发酵的味道有些相似。
关于饵料,现在的钓者把鱼看得比达官贵人,甚至比皇上都难伺候,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野外的鱼你给什么只要是对路的饵它都会吃,问题是你“投喂”的方式让它敢不敢吃。这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技术,只要它敢吞钩能吞钩,漂的几目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