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秸秆及根部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正是农业生产中优质有机肥的关键原料。通过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可以高效地将高粱秸秆转化为珍贵的有机肥。据测定,每00kg鲜高粱秸秆中,含有氮元素0.48kg、磷元素0.38kg以及钾元素.67kg,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分别相当于2.4kg氮肥、3.8kg磷肥和3.4kg钾肥。若将kg农作物秸秆还田,则能为土壤提供超过50kg的标准肥料,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降低容重、提高透水性、透气性以及蓄水保墒能力,从而缓解土壤板结的问题。
目前,高粱秸秆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是常见的利用方式。具体的还田方法包括:秸秆直接还田、秸秆堆沤还田、秸秆过腹还田以及利用微生物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还田。虽然秸秆直接还田操作简便,但高粱秸秆由于皮厚且韧性强,分解速度较慢,过去在东北地区有“一年还田,两年腐烂,三年才见肥效”的说法,这会影响犁耕和旋耕作业,阻碍作物根系向土壤深层的生长,并可能加重下茬作物的病虫害。秸秆堆沤还田,又称高温堆肥,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积肥方法。它利用夏秋季的高温环境,将秸秆堆积起来,通过厌氧发酵进行沤制。这种方法的腐熟过程较为漫长,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产出量有限。
然而,高粱秸秆中的碳氮比(C/N比)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多数秸秆的碳氮比可高达75∶,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最适宜的碳氮比为25∶(因为微生物的生长以碳素为能源,以氮素为营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添加微生物制剂(如富农号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和含氮物质的方法来降低C/N比,从而显著提高高粱秸秆的腐熟效率。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引入大量有益微生物,不仅促进腐熟增温,还能快速且彻底地杀死有害微生物和虫卵,进而提升秸秆还田的肥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高粱秸秆腐熟的判断标准首先,观察颜色变化。腐熟后的高粱秸秆颜色会明显加深,通常呈现黑褐色或棕褐色,这是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结果。其次,嗅闻气味。在腐熟过程中,秸秆会散发出一定的气味,但当腐熟完成后,这种气味会逐渐减弱或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土腥味或酸香味。
再者,触摸手感。腐熟后的秸秆质地变得柔软易碎,用手轻轻一搓就能轻松碎成粉末状。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