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技服务不断档助农种粮保丰收
TUhjnbcbe - 2025/3/25 8:57:00

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朔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在朔州市朔城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基地调研,并进行技术指导。本报记者欧志强摄

“眼下,全县玉米播种基本结束。4月26日前播种的玉米已全苗实垄,受近期低温下雨等影响,5月1日后播种的玉米出苗推迟、苗体瘦小。”5月16日,襄垣县农技专家李向东在该县夏店镇、古韩镇调查玉米出苗情况时说。

截至4月底,我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化“三队”包联服务,围绕农业发展“十稳十提”重点任务,专家团队线下线上提供农技服务,覆盖个乡镇、个行政村、个新型经营主体、户农户;建立问题清单个,解决技术难题个;培训农民8万人次;在中国农技推广APP发布工作日志4.3万篇(条),回答服务主体问题13.4万条。

加快春种进度确保粮食生产

“让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今年,我试种了亩,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很有信心。”朔州市朔城区种植户甄兴春高兴地说。

立夏前后,在该区的农田里,播种机、地膜覆盖机正在有序作业。在现场,农技人员根据播种深度、落籽距离、行距大小、覆土厚度,及时调整播种和覆膜的方位,并帮助种植户尽快掌握这项技术。

“朔城区2万亩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任务全部落实到村到户,共涉及11个乡镇43个村的44个实施主体,按照大豆4行、玉米4行的主要播种模式,从4月下旬开始播种,到5月15日前已全部完成,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朔州市朔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建荣告诉记者。

目前,我省农业农村系统把冬小麦田间管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项培训作为今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开场的“重头戏”。对运城、临汾等小麦产区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县的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和农机手开展培训和跟踪服务。针对“十稳十提”、大豆玉米种植补助、农业生产托管、农机深松作业、农机购置补贴等粮食生产支持等强农惠农政策,累计组织宣讲活动场,受众人数达2.4万人,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据统计,截至5月15日,全省已播种粮食面积.3万亩,完成计划播种面积.3万亩的90.9%,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玉米万亩,大豆.8万亩,薯.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7.55万亩。播种面积最大的3个市为忻州、吕梁、大同,播种进度最快的3个市为晋城、临汾、大同,分别为.5%、98.6%、96.3%。

发挥包联优势提供农技支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我省农业农村系统组织专家团队到村到田开展包联服务,全省各地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长治、吕梁、大同、阳泉4市已完成今年任务的九成以上。

开春至今,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进一步发挥“三队”包联独特优势,强化“包”的责任,用好“联”的机制,形成“干”的合力,“三队”包联专家和产业体系专家要迅速行动,组织主推技术、主推品种、重点标准应用落地和示范展示,主推技术、主推品种推广面积万亩、覆盖畜禽头万只。

大豆玉米专队积极联系大豆种子生产企业,帮助孝义市富东农机合作社订购大豆种子1万公斤,解决农资紧缺问题。在壶关晋庄镇就大豆玉米带状种植制定了不同条带配比和播期处理下的6种种植模式,进行播前技术指导,提振种植户信心和积极性。谷子专队在武乡建立亩试验示范基地,组织品种筛选试验,帮助遴选适宜品种。杂粮专队在吕梁临黄地区大力推广优质酿酒高粱品种和旱作高效栽培技术,着力打造吕梁山南方名酒专用基地,带动脱贫人口增收。食用菌专队推介“北方设施羊肚菌栽培”“香菇高效立体栽培”2项关键技术,解决“四不当”(品种选择、湿度调控、棚温管控、管理不当)造成的出菇率低、出菇不整齐、病害严重等关键技术难题。马铃薯专队重点推广旱地机械化垄作高效栽培技术和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10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全部落实。

5月16日至20日,我省农业农村系统紧锣密鼓开展春季农业生产调研,紧盯全年农业生产既定目标,调研第一产业发展、夏粮生产、春播进展、防撂荒工作以及割青毁麦等情况。

强化田间管理解决生产难题

当前,我省小麦正处于抽穗灌浆期,且长势良好。5月9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了全省夏粮生产会商推进会,分析夏粮生产形势,部署小麦生产工作。省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发布《小麦灌浆期管理要点》,号召全省麦农抓好近期小麦水肥管理工作。

在“科技壮苗”专项行动中,我省累计举办培训次,培训麦农5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13万份、技术挂图0.54万份。录制教学课件用于“线上”培训,邀请国家、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会同专家团队技术指导,利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技服务不断档助农种粮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