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宜居宜业家园人民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沿着平整开阔、干净整洁的道路来到陕州区张茅乡幸福里社区,一排排房屋鳞次栉比,在文化广场休息的群众满是笑颜;不远处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基地中,蔬菜大棚在炎炎夏日下熠熠生辉,与高粱种植基地的成片绿色交相辉映,一片生机勃勃近在眼前;高标准规划建设的绿色建材园正稳步推进,聚焦绿色化、智能化,在拓展产业链中打造新常态下振兴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近年来,张茅乡紧盯高质量发展主线,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在精准施策中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用开拓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精准施策,易地扶贫搬迁结硕果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工作。

为了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尽早让贫困群众安居乐业,张茅乡坚持高位推进,建立了“2+2+7”脱贫攻坚推进指挥专班,成立了22个村级脱贫攻坚责任组,组建了7支驻村工作队,下派了9名驻村第一书记,名党员干部结队帮扶贫困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关键。张茅乡在集中安置点选址上,紧盯群众需求,把靠近工业园区、乡镇或行政村中心区域等上好位置留给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把有利于发展的地段留给搬迁户。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搬迁户的主动积极性,户人彻底搬离了“穷窝窝”,过上了新生活。东村社区、聚馨苑社区、幸福里社区、张茅社区的入住率、拆旧率、复垦率均居陕州区前列,成效显著。

按照陕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安置点前建项目”的工作思路,张茅乡投资余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5亩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基地。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9个,温室大棚40个,蔬菜大棚个,冷库及蔬菜批发市场1座,高粱晾晒加工及仓储余平方米,改造窑洞民宿2座。该基地采取贫困户(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经营、校企联合经营三种经营模式,实行贫困群众自主经营、务工就业、非贫带贫和兜底分红四种带贫模式,全面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蔬果吨,亩产纯收入可由元/年增长到元/年,可带动周边群众从事果蔬种植销售余人,其中贫困群众余人,户均实现年纯收入2万元以上,为东村和麻塘湾村带来3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带来不低于50万元的收入,主要用于搬迁社区正常运转、益贫岗工资发放和搬迁群众兜底保障,切实为群众开创美好新生活。

转型创新,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5年来,张茅乡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势头强劲。

新型工业化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张茅乡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抓手,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总投资6万元的年处理两万吨废旧轮胎、塑料的河南恒庆再生资源加工项目已落户化工园区;总投资1.6亿元的海润瑞光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万元年产6万吨砥柱白灰提升改造项目已投产达效;总投资1.5亿元的兄弟矿业改造项目、总投资万元的中丹环保水泥窑处置固体废物技术改造项目基本建成。依托境内锦荣水泥和神通碳素两大工业企业,大力实施企业“改造+引进”工程,积极引进省内外大型企业及外地客商,在张茅乡落户区重点项目20个,促进就业余人,累计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

立足现代建筑产业工业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张茅乡加快推进集建材加工、新型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于一体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建材产业园,做好产业链完善延伸,提升产业聚集能力,打造全省首个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示范区。目前,已建成的锦荣公司熟料二线节能技改项目,全年降低成本多万元,污染物排放也大幅减少,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年产万吨一期高镁低钙骨料生产线年6月建成,总投资万元,利用高镁低钙废石制砂,每年产能为万吨,经济效益显著。

特色农业发展形势喜人。张茅乡按照逐步壮大特色农业种植规模的总体思路,推动花椒、高粱、连翘、小米、蔬菜五大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采取发放免费苗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式,激发群众种植积极性,推动宋王庄、庙坡等村种植花椒;以黔豫农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引进贵州红缨子高粱,流转东村、麻塘湾等村亩土地种植高粱;以瓦山沟连翘种植基地为中心点,引导瓦山沟、庙坡、刘家河等村群众发展连翘种植;以清泉沟小米为核心,在清泉沟、西坡脑、白土坡3个村发展谷子种植,提升“清泉贡米”品牌效益;以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基地为基础,建设千亩优质大棚蔬菜种植区。目前,在全乡发展花椒种植00亩、高粱种植亩、连翘种植亩、小米种植亩、蔬菜种植0亩的“”农业产业布局已初显成效。

其中,“红缨子”高粱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引来茅台镇沽溪酒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黔豫农业有限公司,建设厂房0余平方米,晾晒场平方米,购置农用耕作、收割、打捆、运输、烘干、筛选等全套机械设备,“红缨子”高粱种植产业发展有条不紊。亩高粱长势喜人,年产量达吨,产值余万元,实现利润余万元,还带动周边群众务工达余人,人均增收余元。该项目还使用扶贫资金70.5万元,为东村带来集体经济收入5.6万元,给东村5户兜底户的脱贫提供了保障,为张茅乡的乡村振兴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绿色生态,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是一项必须做好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民生工程。张茅乡始终把生态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张茅乡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铁腕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累计覆盖砂石料场20场次,治理扬尘点9处,治理乱排乱放2处;拆除非法石灰窑7个、铝石炉2座,查处关闭散乱污企业12家,全面达到了“清除原料、拆除设备、断水断电、注销执照、恢复原貌”的标准,督促矿山合法规范开采,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治理绿色矿山78亩。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大辖区内2条河流保护力度,设置了2条河流、2座水库和1座淤地坝的乡级河长和村级河长,开展“一河一策”定期巡河护河工作;认真开展河道垃圾清理专项行动以及小散养殖户污染排放专项治理行动,共清理河道10余公里。年,还被评为陕州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感。为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张茅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吴秀梅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曹生伟任常务副组长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举措,确保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其中,“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完成户厕改造任务户;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余处,清理垃圾、杂物吨,张茅村、山口村、后崖村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东村、南头村、苏村、贯耳沟村大三格化粪池建成并投入使用,乡政府驻地及贫困村均实现水冲式公厕,日常保洁实现城乡一体化清运;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拆除违章建筑处,美化墙面5.2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四好农村公路31.4公里,整治脏乱差院落座,创建示范样板户户,张茅乡和东村美丽乡村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该乡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正加快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乡村风貌正逐步展现。

环境改善激发乡村旅游活力。张茅乡深挖本地特色,围绕“一人一库(姚崇、山口水库)”,发挥名人和山水优势,推进姚崇故里景区、山口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打造城市近郊旅游区。重新打造的姚崇故里纪念馆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学习人员余人次,被三门峡市社会科学委员会评为“三门峡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同期打造的姚崇故里饭庄、姚崇故里客栈、姚崇故里电商在姚崇故里文化一条街应运而生,姚崇故里凉粉汤在央视二套《生财有道》栏目播出,社会知名度大大提升。同时,加快推动山口水库周边开发和清泉沟养老中心运营,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避暑养身于一体的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势头正劲。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新发展。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张茅乡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以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和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吴秀梅在日前召开的张茅乡第三次党代会上表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张茅乡将坚持“工业强乡、农业稳乡、开放兴乡、商贸活乡、生态靓乡”的总体工作思路,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精特色农业,高标准打造城市近郊旅游区,加压奋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绘就新时代张茅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王建栋摄

本文来源:三门峡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