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孙少平为何没有高考读了平凡的世界我才 [复制链接]

1#
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补骨脂酊在北京哪家医院有卖 https://m.39.net/pf/a_4305593.html

《平凡的世界》开篇写道:“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那个时候的孙少平正在读高一或者高二了,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正好高中毕业,为什么没再参加高考?而田晓霞、顾养民等人却考了大学。

根据原著的描述,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首先当时孙少平的生活条件非常的差,他每顿饭只有两个高粱面馍充饥,见到菜盆里的菜汤都“慌如窃贼一般”,而且半工半读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差不说,还要忍受着贫穷而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这种家境出身,毕业就要回家帮衬,高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而田晓霞是高干子弟,高中毕业后就在家努力复习,有条件参加高考,才顺利考上了黄原师专;顾养民呢,是城里人,虽然不是富家子弟或高干出身,但家境殷实,家里都能请得起保姆,所以说条件肯定不会太差,所以才能复习多年,考上医学院。

至于孙兰香、金秀等人,赶上好时代,家里能帮衬着读书,加上自己发奋学习,最后一个考上了北方工业大学,一个考上了第四医科大学。

只能说孙少平生错了时代,加上他本身学习也不是很好,退一步讲,即使他考上了,也没条件上大学,所以只能去煤矿工作,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反过来讲,孙少平的苦恼遭遇,也恰好烘托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主旨。

“人这一生,不是看你贫穷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啥”。

小说中的少平,从求学、成长、奋斗、成熟的经历,正好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脉搏。也正因为此,我们才从一个平凡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一个平凡的世界。

路遥这本《平凡的世界》可以说百看不厌,虽然只写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10年光阴,却全景展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面貌。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受制于时代,每个人的命运都不是自己能够完完全全左右的,有远大理想也好,想过平凡的生活也罢,只是我们追求的幸福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看了《平凡的世界》,你一定也领悟了他所表达的2个人生启示:

1、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要努力奋斗,奋斗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奋斗就一定不会成功;

2、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我们能做的只是过好现在。

路遥先生这本《平凡的世界》已经走过了40年岁月,从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至今,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今再读这本书,还是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逝者如斯,但其人生价值观却经久不衰。

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建议你读一读这本《平凡的世界》,潘石屹读过七八遍,马云创业艰难时也因为此书而重燃斗志。

点开链接即可购买,79.8元三本,无删减完整版,希望能成为你的枕边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