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柳镇大路村兴产业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
走进大路村,目之所及,皆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成片的茶园郁郁葱葱,一棵棵黄精长势正旺,黑牧草、甜高粱、青储玉米迎风生长,在村养殖场里,一头头牛儿膘肥体壮……近年来,杨柳镇大路村紧紧围绕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眼下,正值农作物夏季管护的关键时期,在大陆村的黄精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锄杂草、施肥。年,大路村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村支书郜昔辉带头种植了60亩黄精,每年管护5次,每年发放群众务工工资20多万元。在村支书的带动下,由村合作社供苗,群众自发种植黄精40亩,5年后由公司按市场价回收,让群众种植黄精无后顾之忧。“现在老了,体力活做不了,就来帮着管护这茶叶、黄精,一年有四五千块钱的收入。”今年67岁的杨霞平三个女儿都已出嫁,家中就剩下她一人,她虽然受了农村低保,但勤劳的她还是每天到黄精基地务工。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路村结合村情,办起肉牛养殖场,引进西门塔尔肉牛养殖,目前存栏30余头。60岁郜邦连前些年一直在温州五金厂务工,因年龄大了,不能再外出,年回村后就在村里的养殖场务工。“我和儿子在村里养殖场上班,一年的务工收入有7万元,同时合作社每出栏一头牛,还奖励元。”郜邦连告诉记者,他家里还喂了四头猪,加上4亩茶叶,一年下来家庭总收入在10万元。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大路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有机红香柚、黄精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逐渐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向芬唐诗意)

主编:陈刚副主编:张泽琴

审校:侯万华编辑:刘再权

往期回顾

◆县委书记张浩然率队到江苏开展招商引资考察◆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来印调研◆秦会刚到部门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开展调研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举报——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