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s://m.39.net/disease/a_9437469.html《红高粱》是莫言的作品,年被张艺谋拍成电影,获得了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金熊奖,那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
年又被郑晓龙导演拍成了电视剧,优质的作品加上优质的导演和演员,这部作品又成了人们的热议之作。
最接地气的东西往往是最好的,而这部作品就是如此,它不仅有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还有民族大义,爱国情怀,所以说,经典就是经典,永不落败。
01《红高粱》故事梗概
这部作品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地点选择的是山东省高密地区,那是一个能够产生好故事的土地。
九儿是一个破落地主的女儿,她的父亲因为贪财,把她嫁给了患有麻风病的酒坊主儿子单扁郎,当时的高密地区土匪横行,民不聊生。
孔武有力的余占鳌喜欢九儿,他杀掉了酒坊主父子,占有了九儿,他们之间开始了一段不被祝福的爱情,并且生了两个孩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鬼子打到了山东高密地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余占鳌放下成见,和各路人马组成抗日队伍,一起打鬼子。
九儿为了掩护受伤的余占鳌和其他同志,带着一坛高粱酒把鬼子引到了一大片高粱地里,然后打破酒坛,点起了火,整片高粱地都着了,红彤彤的火光中,九儿和鬼子同归于尽。
尘埃过后,余占鳌拉着儿子的手,挣扎着来到了九儿牺牲的地方,悲壮的唱起了那首童谣……
02我的阅读体验
这部作品属于陈年老酒,年轻的时候可能看热闹,岁数越大,觉得味道越香。
我的阅读体验主要有三个:
①敢做敢为的男人更容易得到女人的欢心
作品里面,余占鳌是个孔武有力,并不温柔的男人,她对九儿的爱也是火辣辣的。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粗糙的男人,却也赢得了九儿的爱,所以说,刚强的男人更具有男儿的本色。
纵观如今的男人世界,阳刚的少,阴柔的多。健壮的少,油腻的多。扛事的少,怕事的多。
我想这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和过于舒适的生活引起的,娇生惯养,让男人不抗事。胡吃海塞,让男人变得懒散油腻。
外在就是内在的反应,很难说,一个走路都喘的胖子是一个有毅力的男人,也很难说,一个说话都不敢的男人能扛起一个家,一个民族。
所以,男人还是要多自强,多点阳刚之气,少点阴柔作风,这样的未来,才更有希望!
②民族大义面前,个人情仇都是小事
余占鳌是一个很霸气的男人,说他是土匪也不为过,因为他可以为了抢走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拔刀相向。
但是这个男人又不糊涂,他知道什么重要,什么可以放下。当日本鬼子侵略的脚步踏进家乡的土地时,他义无反顾地放下成见,联络各路人马,一起开始了打鬼子工作。
这样看着不靠谱其实很靠谱的男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比如《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其实也有原型,他的原型是东北抗日第八军军长谢文东。
还有抗日名将杨靖宇,年,也曾上山做了土匪,然后联络一帮占山头的人,扯起了中国抗日的大旗。
所以说,人无完人,平时不着调的人,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能振臂高呼,一呼百应。民族大义,自古以来就是最能考察人心的天平。
③九儿的小爱其实就是大爱
作品的最后,九儿为了救余占鳌和他的战友,故意把鬼子引进了高粱地,然后用酒引火,点着了高粱地,和鬼子一起葬身于火海。
从小处看,她是为了救自己的爱人余占鳌,因为爱情可以让人奋不顾身,尤其是一个女人。
从大处看,她是为了国仇家恨,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进攻,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抵抗情怀。
我记得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中国上下五千年,之所以精髓不散,就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平时的时候还不显著,到了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那就是万众一心共渡难关。
是的,这种精神真的很震撼,它是让我们国魂始终不散的传承。
比如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
比如年的唐山大地震。
比如年的汶川大地震。
还比如奥运会,男方洪水,南方冰冻等等。
小事见人性,大事见国情,九儿,这个小女子,虽然牺牲的初衷不见得那么高大上,但是她的英勇行为,已经符合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所以,小爱就是大爱,大爱就是由无数个小爱组成的。
博览群书,开卷有益。读经典,看经典,在经典的熏陶中完善不完美的人格,我想,这就是优秀作品带给我们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