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粱红,红似火,火正旺浅评电影红高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医生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6/9366947.html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尤其善于将传统民俗通过艺术的手法夸张演绎出来,带给人们一种强烈而特殊的震撼。同样,作为张导的成名作、拍摄于年的电影《红高粱》中,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和大背景,配上宽广的黄土地,张扬似火,燃烧一切。其中更是不乏令人热血澎湃的民俗表现的镜头,比如婚嫁、歌谣、祈祷、民间乐器等,让人印象颇深。

影片伊始,就为我们带来了一幕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和新奇的传统结婚嫁娶的风俗。红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吉祥喜庆。新娘子九儿着一身红装,遮红盖头,坐大红花轿,娇艳美丽,光彩照人,惹人怜爱。因为贪图—头大黑驴的彩礼钱,九儿被父亲狠心的嫁给了十八里坡五十多岁得了麻风病的李大头。无情的命运让九儿成了这种买卖婚姻的牺牲品。

荒凉辽阔的土地上激扬起漫天黄土,锣鼓、喇叭、唢呐等乐器声欢快热烈,像要与什么东西一较高下似的,混杂着轿夫高亢原始的歌谣声。古老的中国孕育了这群豪放粗犷,蓬勃壮美的生命。为什么生活恶劣环境下的人,会有着令人惊叹的生命力呢?从那一望无际的生长着的野高粱地里,我想我能够得到答案。

接下来影片重点展现了当地的一项婚嫁风俗—“颠轿”。在迎亲路上,轿夫们故意停下来,彼此步调一致,伴随着乐器声有力地跳动。他们抬着新娘子在原地左右颠簸,以此和新娘子取乐。朴实勤劳、乐观豁达的中国农民形象鲜活的跳动,酣畅淋漓,直击人心。

新婚三天以后,父亲接闺女回娘家。这叫“回门”。也正是在“回门”的路上,极具反抗性的九儿和自己喜欢的余占鳌在野高粱地里野合。高粱红了,红似两个人的心。

九儿在老掌柜死后,依靠他的伙计们重新收拾了屋子,重新烧起了酒锅。大家用红色的高粱酒泼洒着整个酒厂,泼在每个人的身上;九儿用红色的剪纸装点着自己的新屋,喜在九儿的脸上。酿好了新高粱酒,第一件事情就是“祭酒神”。一人捧一碗鲜红的高粱酒,唱起《酿新酒》的歌谣。这种对神的原始崇拜真实存在于以前的中国人心里,只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仰消失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是对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酒的非凡自信。高粱红了,红透每个人的脸。

古老的中华民族遭受过太多的苦难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中国人品格的沉淀。曾经优秀的民族永远不会沉沦。红色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涵义。高粱是红的,酿出来高粱酒也是红的,九儿他们决心奋起反抗日本人压迫前夜,那一堆熊熊燃烧的柴火同样也是红的。火苗燃烧正旺,薪火相传,永远不会熄灭。

电影《红高粱》通过对多姿多彩的陕西传统民俗的夸张表现,让我的心也跟着那一个个热血、豪放粗狂的脚步砰砰直跳。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先民们,就像那片野高粱一样曾经生机勃勃,辉煌灿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