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http://www.sjqbdf.com/一个奖项,能带给获奖者什么样的变化?
年以前,知道作家莫言的国人寥寥无几。哪怕刻意提起《红高粱》,人们谈论的也多是张艺谋、巩俐、姜文,以及柏林影展金熊奖。电影由莫言同名小说改编,显得无足轻重。但从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刻起,不仅国人知道了莫言,世界都为之瞩目。战胜村上春树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更像是《红高粱》里爷爷给奶奶又报了一次仇。
除了获奖作品《蛙》,莫言历年的作品都被“挖”了出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图书一夜之间销售一空。获奖后,莫言作品月销售量飙升至之前月销量的倍。图书再版、影视邀约纷沓而至。《红高粱》终于与莫言挂上了钩,国人也终于知道了莫言是作家,而且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能在名字前面加上“首位”获得某国际文学类大奖的,还有刘慈欣。
在获得雨果奖之前,刘慈欣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三体》在国内广受好评,也曾被提名美国星云奖,雨果奖提名时已是万众期待。世界科幻协会授雨果奖给《三体》,使得刘慈欣迎来了作家职业的快速上升——被评为“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当选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成为中国“火星大使”。《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被国内媒体奉为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这位首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人引得科幻界一片欢呼沸腾。
当郝景芳紧随其后摘得雨果奖最佳中篇小说奖的时候,科幻界乃至中国文坛中又掀起了一股热浪,不仅因为前几个月曹文轩成为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籍得主,更因为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击败了美国老牌科幻与悬疑作家斯蒂芬·金,成为了亚洲首位获得雨果奖的女性作家。
一夜之间,郝景芳成了公众人物。
但对于郝景芳来说,写作是一件到去世才能盖棺定论的事。优秀作家的眼睛像刀子一样,常人眼中的平凡无奇,在好作家的眼中是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洞察,观察、思考和记录是作家的才华所在。她所欣赏的比如福克纳、乔伊斯、加缪等等作家,从写作之初到离世,作品都是高水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写作品水平越高。他们的能力、审美、认知不断提升,一生中都在认真思考、认真写作的状态,汇聚成了郝景芳心中追寻的光。雨果奖并不是她的光,光依然存在,仍然需要追寻。“这一个奖项是不能够给我一个定论的,一定是等到我入土为安了,才能判定我是不是一个好作家。”
事实上,郝景芳完全没有稳定的写作时间和写作地点,她的常态是拿着便携的笔记本,走到哪写到哪。坐车时放在膝盖上写,候机厅、火车上都可以写。写作对于她来说并不是一件按点上班的事情,跟着思路走,随时随地写作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也是比较自然的写作状态。
与“挖”莫言往年作品不同的是,人们更倾向于“挖”郝景芳的背景——年荣获全国中学生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毕业,就职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工作内容包括研究课题并向国务院直接递交报告。熠熠生辉的履历让众人对她的背景好奇不足为怪,毕竟看起来就是自带光环的”别人家的孩子”。知乎上有人回忆:“这姑娘是当年隔壁班的学神,新概念作文她拿的名次貌似是够北大中文系免考的,然后她竟然考了清华物理系,我当时还觉得这种学神是不是若干年后出现在科研大牛名单里,结果就看到她入围雨果奖提名,真是智商碾压无时无刻不在。”网络上也不乏对她原生家庭的猜测,或是某自媒体将她的名字融入标题只为引人注目。
郝景芳并不知道网络上这些内容的存在。自从成为公众人物,各类评价充斥网络,好的评价不能成为肯定自己的理由;无中生有、莫须有的揣度则会扰乱心思,让平静的心态和专心致志工作的状态受到打扰。眼不见为净实为明智之举。她像一股清流,任世间烦扰不断,我自潺潺向前。
倒也不是所有凡尘俗事都不会扰乱她的心。对“不平等”和“特权”的思考从高中阶段就萦绕在她心中,久久不得平静。
不平等是永远无法消除的,不同的人天生下来就会存在能力素质的差异,而自由市场会成百倍地放大资源的差异。但大规模的强制,破坏这个世界的自由,完全不允许自由活动的存在;或者不论市场如何运作,都强制地平均分配财富;这些都不是郝景芳赞成的做法。曾有读者问过她:为何《北京折叠》最终没有设置大规模暴动的情节,她回答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她期待人自发的努力,而不是靠暴力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郝景芳将减少不平等和特权的方式定位在多有些社会创新、慈善公益等自发的机制,让财富和资源从一些人手中自然地流向更大众的群体。郝景芳的理想中,教育能从一定程度上完成这样的使命。而获得雨果奖助推了郝景芳的理想成为现实。
成为公众人物之后,郝景芳公开演讲、接受采访等工作增多了,但她不但没有推卸工作,反而开始投身于教育,创建了童行计划。
在获得雨果奖之前,除了写科幻作品,郝景芳开通了名叫“晴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