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百三十六年,后唐末帝李从珂与地方实权藩镇、太原节度使石敬瑭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李从珂派出后唐大将张敬达率主力大军讨伐石敬瑭所在的河东镇。
石敬瑭见后唐军来势汹汹,河东镇又力量不足,于是派出了使臣前去朝见辽太宗耶律德光,向其许诺,只要辽军助河东镇攻灭后唐军,石敬塘即割让幽云十六州,对辽朝以儿国自称。石敬瑭的请求与此时正打算引兵南下的耶律德光一拍即合,就这样,幽云十六州被“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出去,曾经作为中原王朝抵御外族入侵屏障的幽云十六州,在此后数个世纪里,成为了外族入侵的桥头堡,当然,中原王朝中有见识的皇帝自然不允许辽朝长此以往的占领着幽云十六州……
公元九百五十九年四月,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雄主——后周世宗柴荣调集重兵,御驾亲征,准备收复幽云十六州。出师仅仅四十二天,前线便捷报连连,宁州、益津关、瓦桥关等地相继被收复,可是这个时候,后周世宗柴荣突染重病,一病不起,大军被破折返,这一次收复燕云的行动宣告失败。
同年六月,缠绵病榻已久的柴荣一命呜呼,后周的时代即将完结,接过收复燕云重担的是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王朝……
公元九百六十年,深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逼迫周恭帝退位,自己登上皇位,建立北宋王朝。
赵匡胤曾跟随柴荣南征北战,深受柴荣的影响,在对于幽云十六州的态度自然与其无异,曾下令设立“封桩库”贮存钱财,用以支持北宋此后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可惜,赵匡胤还没能等到统一南方的战争结束,宋军挥师北上,便在烛影斧声中离奇去世,即位的宋太宗开始秉承兄长的遗志,对幽云十六州用兵……
公元九百七十九年五月,宋太宗御驾亲征,灭亡了北汉政权,为了趁辽军不备,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便未让征战已久的宋军将士修整,也为做好充足的准备,便匆匆挥师继续北进。在高粱河遭到以逸待劳的辽军主力的迎头痛击,宋军全线溃败,宋太宗乘驴车才侥幸逃得一命。
这一战是北宋王朝真正意义上的与辽军第一次交战,在这一战中,因为宋太宗的急功近利,高估了宋军战力,低估了辽军的增援速度,酿成了大败,宋朝统一的步伐被迫终止,北宋朝廷上下对辽军出现了一种“恐惧症”,对此后的作战有了很不利的的影响。
公元九百八十六年春天,为了洗刷高粱河一战的耻辱,宋太宗决意发动北伐,命老将曹彬为东路军统帅,统率十万大军,北宋一众开国大将皆在其麾下,以期牵制耶律休哥率领的辽军主力;命田重信为中路军统帅,配合西路军行动;命潘美、杨业为西路军正副统帅,攻略幽云十六州。
北伐一开始,捷报频传,先是东路军长驱直入直逼幽州城,而后西北路军、西路军相继重创迎面辽军。这个时候,汇集了北宋王朝大半将星的东路军不愿只成为这场北伐大战中的牵制力量,而是要像西路军一样立下赫赫战功,东路军老成持重的统帅曹彬因无力压服众将,只能贸然出击,最后酿成大败,东路军损失惨重。
没有了东路军对耶律休哥大军的牵制,西路军、中路军反胜为败,已然无力继续北伐,在接到了宋太宗撤退命令后,只能放弃已占领州县,回师南返,雍煕北伐宣告失败……
从这以后,北宋朝廷便失去了主动进攻辽朝的能力,转攻为守,直至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