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直以来,好像都和白酒不怎么沾边。说起福建人最喜欢喝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茶叶。但其实,福建一直有“茶七酒八,海碗喝酒”的说法。
如果去到福建你就会发现,酒在福建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福建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尤其是南北差异,就拿喝酒这件事来说,虽然它们的闽南语听起来很温柔,可一旦喝起酒来,丝毫不亚于北方人的豪爽洒脱。
其实福建的好酒很多,只是由于刻板印象,谈到福建人们的脑海中早就以茶替代了酒,加上宣传做得不到位,导致很多好酒被“埋没”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福建这4款被“埋没”了的好酒,这些酒在福建本地基本是家喻户晓,但出了省却没什么名气。
福矛窖酒
福矛窖酒是一款采用独特工艺酿制、存储、精心勾兑且窖香浓郁、酒体丰满,饮后心旷神怡,让人难以忘怀的一款美酒。其诞生于武夷山脉东南侧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酒城——建瓯。
建瓯作为一座山水古城,其酒文化也和它的历史一样悠久深厚,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代,当地先人就已酿制出了第一滴醇正细腻的福矛窖酒。可惜虽具实力,但更多的只是在本省有名气,出了闽地后知道的人却不多。
福建老酒
此酒是一款半甜型黄酒,年被国家国内贸易部授予了“中华老字号”称号。这款酒的酒精度仅在15%左右,刺激性较小,可以适量常饮。此外福建的朋友以及很多的闽籍海外侨胞在烹饪菜肴时,也会适量加入少许的福建老酒。
该酒不仅可以日常自饮,还可作为料酒使用,不得不说这也太实用了吧,真是满足了不同酒友们的需求啊!但不知为何,这款酒就是走不出福建省,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或多或少让人觉得“狼狈”了些。
丹凤高粱
诞生于厦门后江埭晋源酒厂的丹凤高粱酒,其分为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三大类型。它的酒质明亮清透,具有一股优雅的复合香气,入喉甘甜醇厚。它在老厦门人家中是比较常见的,祭祖时阿嬷最喜欢买上一瓶来烧菜了。
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该酒名气大跌,现在外省人对它更是知之甚少。
青红酒
青红酒是福州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黄酒,因其复杂的酿制工艺与醇香浓郁的酒品,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营养也很丰富。
传说中此酒是在闽越王无诸建都日由民间美女进献到王宫,在后世中该名女子便被后人称为青红娘子,也称十八娘子。由于祭祀和婚嫁民俗专用的青红酒,在历史上必须经过具有处子之身的女子,亲手经过十八道工序方可酿造,这便是谚语的来源。
青红酒不仅好喝,连背后的历史渊源都这么唯美有趣,说它不吸引人那是假的。可惜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做好宣传,是很难走出当地的,只能处于不温不火的处境。
看到这些明明是大有来头,可却混得愈发“狼狈”的好酒,你是不是也感到很惋惜呢?其实,不止这4款好酒被埋没了,还有下面这两款其他省份的“狼狈”酒,它们由于品牌推广做得不好,没能走出闽地,无法被外省人所知晓,真“狼狈”!所以看过的酒友们一定不能错过了!
缘得仿台酒
这款酒是茅台酒厂前身,三大烧坊之一的荣和烧坊(获得过巴拿马金奖)出品的。它的制作工艺过程十分精细,经常拿来用作重要会议或宴请宾客的专用酒。受到了酒界人士的充分肯定。
缘得酱香白酒的酒液微黄清澈,像黄宝石一样透亮,酒花绵密丰富,不容易散。喝一口,香醇的酱香味占据味蕾,酒液顺滑温和,宛如琼浆佳酿在嘴里流淌,到后段时,各种粮食的香甜味一并在嘴里散开,诸味协调分明,咽下后嘴里依旧留香,让人意犹未尽!
不过,这样的好酒只是在贵州有名气,出了贵州后知道的人却不多,真是太“狼狈”了!
乌毡帽
乌毡帽是产自于浙江安吉的一款黄酒,生产黄酒的产区南面环水,北面环山,是一片难得的生态酿酒宝地。入口绵甜淡雅,清香醇厚,曾连续五届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表彰,被评为“浙江名牌”。
乌毡帽历经六十年风雨屹然于中国黄酒行业,并随着黄酒行业的复兴而不断前进。可纵然本身酒质不错,获奖也多,还是逃不过平平无奇的“魔咒”。混得也太“狼狈”了。
好酒本不多,质美价廉的好酒更是少得可怜,因此遇到实力不容小觑,却偏偏被埋没的“狼狈”酒一定不能错过了。也祝这些实力被埋没的“狼狈”酒能够再创辉煌,让更多的人去品尝。
大家知道还有哪些白酒是以往人们熟知,而如今几乎看不到的?有想分享的酒友们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