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辽高粱河战役,10万宋军为何惨败历史 [复制链接]

1#

先来说说高粱河战役发生的背景:

其实高粱河战役本来就是一场轻敌冒进的战役。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宋王朝在北部边境一直面临着北汉、辽国两个割据政权,北汉的军事实力虽然远逊于宋朝,可因为辽国在后方的协同作战,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了宋王朝的劲敌。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

宋太宗赵光义在顺利灭掉北汉后,北伐大军还未进行大规模的休整,于六月便从太原拔营直接进攻辽都南京(今北京)。其实将士们对于这次狂飙突进的军事行动并不感冒,反而心生怨气。

这些士兵在拼命攻打北汉太原城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多,几乎是采用人肉战似的才艰难拿下了太原城,这种情况下未经大规模军事休整,直接进攻一个更为强大的辽国,军心可想而知。

宋太宗此次进攻辽国仍然是想要收复曾经割让的燕云十六州。

这十六州一半之上都位于太行山之上,可谓是据高守险,没有对于这座山脉的控制权,宋军对于辽国骑兵的进攻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华北平原无险可守,骑兵在这里几乎占尽优势,机动性作战能够得到极致的发挥。

只不过幸运的是,辽国并没有想到宋军会趁势进攻。

宋太宗亲统大军进抵镇州,作为后方大本营,前锋军队陆续拿下涿州、东易州、监沟屯,顺利进抵南京城下。

前锋军队旗开得胜,宋太宗也挺兵进抵南京城下,驻军于宝光寺,指挥大军围攻南京。赵光义先行让先锋军将领孔守正在北上巡视。

孔守正在沙河击溃辽军主帅北院大王耶律希达,双方在得胜口一带对峙。

对于包围辽国南京城一事,宋太宗犯了军事上最大的忌讳。自古攻城者往往都会留一个门作为生口,以供守军投降,可赵光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下令将辽国南京城东西南北四翼全面包围,而且包围了三圈,想要瓮中捉鳖。

史书记载:

“围城三匝,穴地而进”。

宋军的围城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当初十万宋军从太原狂飙奔袭到南京城下,赵光义下令放弃了所有攻城器械,攻打辽国南京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士兵们只能钻地而进,想要从挖掘地道顺利进入辽国南京城。

太平兴国四年,七月。

宋军攻城半月有余,仍然毫无进展,而北方的辽国上京则开始调集援兵南下救援南京。

前锋大军:耶律沙统领大军进抵高粱河主力大军:耶律休哥统率三万主力大军跟进

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急忙下令北上拦截辽国援军。辽国前锋军在高粱河遇到宋军,双方瞬间展开大战,辽国先锋军败退,宋军紧追不舍,深夜追敌十余里,遇到了辽国统帅耶律休哥统领的主力大军。

耶律休哥下令让士兵每人手持火把,分兵三路南下猛扑辽国南京城。那些仍旧围困南京城的宋兵怎会料到辽国援军已经南下。

宋兵十万大军屯集于城下,深夜宿营,突然传来厮杀声瞬间大乱,相互踩踏者数不胜数。

攻城战役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一场人肉战,此次高粱河交战,宋军十万大军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士兵过于集中扎营,深夜之中未战而先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