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牧草作为前端基础性产业,关系到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肃南县积极发挥“高原”“绿色”两大优势,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营方式两大重点,构建了“种、养、加、销”一体化农牧业全产业链条,实现优势资源聚焦和农牧产业融合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肃南县明花乡裕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便是堆垛如山的秸秆原料,微风中夹带着草木的香气,机器的加工声从不远处的厂房传来,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忙碌着,一包包饲草产品正在静静地等待着发酵带来最后的转化,转化的不仅仅是变废为宝的效益,更是村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份希望。与此同时,厂房外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将打包好的草颗粒装车,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明花乡裕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运营总监朱昆弟告诉记者:“我们的牧草品种主要有苜蓿草、燕麦草、甜高粱、青储玉米等。我们的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牛羊吃了消化、转化率都特别高。下一步就是想继续扩大牧草种植规模,把技术推广给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牧草,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近年来,明花乡立足地理、区位、通道等优势条件,精准研判市场趋势,依托发展牧草产业的天然优势,突出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大明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以建立牧草种植基地、完善加工生产经营链条为突破口,不断调整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培育苜蓿干草套袋、苜蓿草颗粒加工等牧草加工企业3家、牧草种植合作社及家庭农场22家,连片亩以上优质牧草种植区达15处,10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建成并逐步巩固扩大,以牧草种植为主的前滩村荣获农业农村部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近年来,肃南县在发展牧草种植时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结合畜牧业发展情况,已经从零星的家户种植逐步向规模化方向迈进。全县巩固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步伐,扶持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引导发展草颗粒、加密包、青储草等饲草末端产品,做精做优饲草产业,形成点面结合的饲草深加工网点。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大力发展牛羊产业,鼓励发展肉用多胎羊和优质黄牛,积极引进实力强的奶牛肉牛养殖企业,打造优良畜种繁育基地,加快了饲草就地吸收消化利用和草畜产业的扩面提质。(全媒体记者张海涛通讯员佘郎燕王凯玥报道)
原标题:《肃南:饲草产业成群众增收致富“绿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