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图片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44211.html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
这个山东大学堂可不简单,那可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考古专业是该校的招牌专业之一。
这个专业的师生在几十年以来,不断有考古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为中国考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里讲一件其中的重大发现。
话说,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都有一次田地考古发掘实习活动。
既然是实习,那么,实习的场所通常都会选那些已经被考古部门正式发掘过的遗址,尤其是山东境内已经被正式发掘过的遗址展开。比如泰安大汶口遗址、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青岛市郊区东古镇遗址、滕县岗上三遗址、日照两城镇遗址、五莲丹土遗址、即墨北阁遗址、青岛市郊区霸王台、古城顶、济南大辛庄、东平陵城、齐故城、鲁故城等遗址等等。
不过也有例外的,如年,刘敦愿、蔡凤书、许玉琪、李肇年等几位教授就带领级考古专业10名同学对泗水尹家城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
刘敦愿、蔡凤书这几位,可是考古界的专家级人物。
年春节期间,山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相宏到长清博物馆参观,无意中看到了四件周代铜簋。一打听,说这是长清区五峰山南麓的北黄崖村村民张建常在年上交给博物馆的,出土地点就在离黄崖村不远的一个名叫仙人台的地方。
任相宏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国博物馆学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他感到这四件东西非同小可,便向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询问这四件铜簋出土的详细经过。
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查阅了相关记录,只知道这是当年张建常在年秋到仙人台上收高粱时挖出来的东西,除了这四件,再无他物。
任相宏反复端详这四件宝贝,认为仙人台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文化遗址,遗留下的东西绝不止这四件。
于是,他决定将仙人台定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实习地进行考古发掘。
春节收假,山大开学,任相宏、方辉、崔大庸等几位教授便带领考古专业级本科生和级研究生的毕业生前往仙人台。
车子出了长清城区,向东南方向驶了大约20公里,就到五峰山街道办事处的北黄崖村。
这个村子的南侧是钓鱼台水库,而仙人台就位于这个水库的北岸。
钓鱼台水库原本是南大沙河的一部分,后来经过截流,建成了水库。
水库的南岸是一座清秀的小山,越过小山,就是五峰山的南山坡,山坡上有著名的明德王陵园。
北黄崖村支书张传胜告诉任相宏一行,说,在年之前,北黄崖村原本在这仙人台的南面,因为兴建钓鱼台水库,这才搬到了仙人台的北面。
仙人台是个东、南、西三面环水的小小半岛。
这个小小的半岛有多小呢?任相宏问。
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10至37米,面积大约余平方米,形状并不规则,周围多为断崖。张传胜答。
为什么叫仙人台呢?任相宏再问。
张传胜挠了挠头皮,说,这么多年来,大家虽沿袭过去的叫法把这个高台称为“仙人台”,但是这“仙人”指的是何方神圣,一直不得而知。不过,仙人台上以前建有过一个尼姑庵。或者,这个仙人台的叫法,跟南面的道教名山五峰山有些关系。
关于当年北黄崖村村民张建常挖出宝贝的传奇故事,张传胜津津有味地说,那是年秋季,在大雨过后,河水暴涨,仙人台成了孤岛。张建常为了收割自己种在仙人台上的高粱,就把镰刀别在腰里,游泳过去。当他靠近仙人台时,在水中挥动镰刀向仙人台的土基砍去,想借此助力上岸。哪知他这一镰刀下去,被河水泡软的泥土掉了一大块,镰刀碰到原本掩藏在泥土里的金属器皿,发出了“当”的一声闷响。他好奇以用镰刀刨掉更多的泥土,发现是一个青铜鼎!好家伙,他抱着东西回家。从家里拎了把铁锹,折回来,又挖出了三件。后来,他带着这些挖出来的青铜鼎去北京献宝。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对他带来的宝贝进行了鉴定,确认这些青铜器是周代文物,建议张建常回当地献宝。于是,从北京回来后,张建常将这些青铜器都献给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
张传胜还补充说,年秋和年秋,济南市文物部门曾两次进驻仙人台进行考察,但都没有发现有新的有价值的墓葬或遗址。
济南市文物部门曾经两次进驻仙人台考察过了?
那么,这儿,还会有没被发现的墓葬或遗址吗?
任相宏心中也没底。
但是,发掘实习工作才展开不久,学生就发掘出了自东向西排列的6座周代墓葬。其中被编为1号的墓已经在年秋被张建常挖过了,里面确实没有什么遗物了。
但是,另外那5座墓葬,却发掘出了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及玉器、陶器、骨器等余件(组)。
任相宏还惊奇地发现,其中编号为6号的墓葬中,发掘出了象征权力和地位的7件宝鼎!
根据周代的列鼎制度,天子用9鼎,诸侯7鼎,大夫3鼎,士1鼎。
6号墓有7鼎,属7鼎之制,合诸侯之礼,即该墓主人应是国君一级的人物。
最让人激动的是,这些出土的铜器中,有7件有铭文,其中4件铭文中都刻有“邿”字。
这个“邿”是啥意思呢?
查《春秋左传词典》中记载:“邿,国名,妊姓,在今山东济宁市南五十里。”又云:“邿,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十二里。”
另外,《左传襄公十三年》,里面也有提到:“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
由此可见,“邿”,是春秋的一个小国名称。
事实上,关于邿国的文献记载,也就上面提到的那三处了,只寥寥数字,传递出的信息极少。这次发掘,无疑对进一步探讨邿国的历史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山东大学考古队的这次考古发掘,也因此被评为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成为年度国内考古界比较轰动的大事。
中国有很多国家宝藏,这些宝藏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但是,我们对它们总是了解不多。
就因为了解不多,有时候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总觉得无能为力。
虽然也会抽空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但参观是参观了,却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超好的东西:年国家宝藏日历。
这个日历的每一页就是一张国宝图。
图片下面都有详细的介绍,孩子一天看一张,就能认识我们中国的一个国宝。
另一面,还有一段摘录自《菜根谭》的优美文字,对孩子的语文也有帮助。
而且这个日历也不贵,只要49块钱。
当然,大人看也很好啊,多一些文物知识是有好处的。
点下面的横条购买,今天下单,第二天就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