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https://m-mip.39.net/nk/mip_5777827.html《红高粱》改编自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由郑晓龙执导。该剧由周迅、朱亚文、秦海璐、于荣光、黄轩、宋佳伦、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领衔主演。《红高粱》中,张艺谋把莫言笔下的高密无缝转接到黄土高坡,用残阳、鲜血以及高粱,把红色堆满到极致,虽是死亡,但总让人感觉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九儿十六岁那年,破落地主戴老三为生计所迫,执意将美丽而刚烈的女儿九儿嫁给酿酒大户单家那个患有麻风病的儿子单扁郎为妻。九儿没能等到青梅竹马的俊杰带自己私奔,却被土匪花脖子绑走,九儿没有寻死觅活,也没有逆来顺受,她所有的不甘心都寄托在手里那把剪子上,靠着剪子安然度过前三天。回门那天,她被余占鳌强行抱进了高粱地,但她一点都不慌乱,早在出嫁那一日,两人眼神相碰的那一刻,爱情便已悄然而至,她把自己给了他。单扁郎一死,即使长辈嫌弃,妯娌讽刺,邻居指桑骂槐,九儿也毫不动摇,毅然跟家里人决裂,她就跟余占鳌在一起。
嫂子和罗汉结婚以后,九儿让罗汉继续掌管酿酒大小事务,即照顾了嫂子的颜面,又很好的利用了罗汉的专长,罗汉自然是感恩戴德,把毕生本领传给了九儿的儿子,创造双赢局面,一举两得。
面对日本人的挑衅和叔叔的不明事理,为了避免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几次放下姿态和夙愿以深的叔叔求和。日本人绑走了她和余占鳌的女儿,想利用孩子把余占鳌和身后的抗日分子一网打尽。九儿知道消息后,只身前去看望女儿,得知日本人的真实目的后,跟女儿吻别并返回及时通知余占鳌让他别上当,为了大局利益,为了抗日成功,舍弃自己女儿,保全丈夫的周全,特别是说:孩子没得救的那一刻,她在余占鳌怀里失声痛哭,把一个母亲的面对选择时候的不舍、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
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恋儿吃醋时候,九儿对她说的一句话:一个女人,如果真爱一个男人,就应该启发他走正道。两个女人都爱余占鳌,相比九儿大气智慧的爱,恋儿的爱显得自私狭隘,所以,即使她不在余占鳌身边,遇到困难余占鳌想的第一个人还是她,余占鳌心里最爱的还是她。
余占鳌是最原始的、野性、粗犷、倔强、桀骜不驯、有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汉子。他是土匪头子,讲究规则,杀富济贫,独占一方。后来经过俊杰的多次引导、说服,看到自己的同胞、亲人被鬼子杀害,思想接受教育转化,率领部下打鬼子,余占鳌由一个土匪头子转化成抗日英雄。
《红高梁》这部电视剧,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完美的。当然,首先是著名作家莫言先生的作品本身就是名著,他怀着一腔对家乡对祖国的赤诚,写出了催人泪下的抗战小说作品。就郑导而言,不仅能从他所导演的电视剧中,深切感知到他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及用心,更能从中感知到他编导时的睿智、谨慎、大度,还有就是诙谐与幽默。比如:九儿爹的形象及演绎,九儿的思想及性格,九儿哥的选用,张俊杰的懦弱到转变,恋儿的无知,于点鳌、花脖子的霸气及匪气,朱豪三与太太,以及小颜、九儿两个孩子等人物的刻划,都是比较成功的。后面还会再提及人物。电视剧以高密县贯穿始终,令观众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有劲儿,直到结局,不仅催人泪下,还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
再说某些镜头片段,这部电视剧真的如同生活一般,有喜、有悲、有哭、有笑、有忧、有惧、有欲、有愁。对一部好的作品总是不知从哪里说起,哪个片段感人就从哪里写起吧。就剧中“高粱地”里“颠轿”那一段,以及山东的大煎饼、红高粱等,剧中把山东的民俗、民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让观众不知不觉中就喜欢上了山东这片土地,还有剧中山东人的直率、善良、真诚、坚韧、勇敢等等,在中国闻名已久,而剧中高密县的人物,人人皆是如此,这一难点的表达也是难能可贵的。
于荣光饰演的县长朱豪三举着枪走马上任高密县县长。他的那股正义与豪气,就已经深深吸引了观众,并暗示观众,这绝对是一位好官。朱太太,以及朱豪三身边的副官小颜,都令人觉得非常有看点。朱太太,典型的西北人物,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善良、泼辣、正义,失去孩子的母亲,作为一县之长的太太,另一面则表现出刚毅。小颜的机灵、聪明、机智、工作能力,直到走上抗日道路,作战指挥等,这三个人物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而且,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朱县长对是与非、错与对、名与利、公与私等等的内心矛盾与纠结,成为了一个复杂的人物,虽然当过兵,却是有思想、有智慧、爱读书、有文化的一位官场人物,这个人物的塑造,最终还是以正义战胜了思想斗争,能屈能伸,抗战到底,直至最后与日本人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