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强烈推荐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2单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提纲第1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人类文明的产生(文明的产生根源于经济)(*学习聚焦: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1、农耕与畜牧(1)根目前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2)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羊、猪、牛等动物。2、农业产生后引发的连锁反应:(理解其中逻辑顺序即可)3、文明产生的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等。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结合P3地图记忆)(*学习聚焦: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1、古代文明特点:(1)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2)不断向外拓展。2、表现(1)古代西亚文明(两河流域)①产生与发展:公元前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②政治: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③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④文化: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2)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①产生:公元前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②政治: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君主专制)。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③文化:A、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B、象形文字;C、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D、金字塔的建造;E、莎草纸(音“缩”)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3)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①产生:公元前3千纪(即BC-BC)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②政治:出现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文化:A、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B、《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C、印度人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4)古希腊文明①产生:公元前2千纪(即BC-BC),这里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小国寡民特点)。②政治: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③文化:A、文学: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B、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C、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2、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古代文明的扩展(*学习聚焦: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1、农耕文明的扩展(1)原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2)扩展方式:武力征服(不排除和平的经济交流)。(3)表现(配合P3地图,配合地图大致了解即可)①古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②古西亚文明:A、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B、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2、古代希腊人的扩展(配合教材第9页地图)(1)方式:移民方式。(2)条件: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3)表现: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古代世界的帝国(*学习聚焦: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等帝国兴起,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1、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1)时间:公元前6世纪。(2)地位:第一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3)统治方式①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权力被认为来自神。②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③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4)灭亡: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2、亚历山大帝国(BC年—BC年)(1)时间:公元前4世纪晚期。(2)地位: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3)统治方式①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②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③推广希腊文化。3、罗马帝国(前27年—4世纪分裂)(1)地位: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沿地中海)。(配合P11地图)(2)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地方设行省;4世纪末,基督教为帝国国教。(3)统治影响:①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多年的和平;②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4)帝国消亡:3世纪后,帝国内外交困,陷入危机;4世纪末(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文明的交流(*古代世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1、技术的交流(1)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2)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2、文化的交流(1)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2)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3)*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A、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B、*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3、东西方交流:(配合P12地图)(1)公元前后,通过丝绸之路,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2)东汉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3)2世纪,已有罗马商人到达洛阳。(4)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即西罗马帝国灭亡至于文艺复兴初期(又说是东罗马帝国灭亡)这段时间。欧亚大陆普遍封建化。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国家的民族、宗教、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发展。(东欧相对次要)西欧封建社会(*学习聚焦: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西欧封建社会形成背景: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西欧社会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特征:封君封臣制度①产生的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②关系:封君为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③影响:A、国王或皇帝通过此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B、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3、西欧封建社会经济特征:庄园与农奴制度(1)地位: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2)概况:①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③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为领主服劳役。④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劳役,农奴和自由农民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⑤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学习聚焦: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比如王权强化、城市复兴,在多方面取得进步。)1、西欧的王权加强(中古时期的中后期)(1)王权加强的背景:中古中后期,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2)表现:①英国: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②法国:15世纪晚期,法国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西葡: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2、西欧城市复兴(1)条件: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农、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2)时间: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3)城市自治斗争: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4)影响:①经济:一些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②文教:一些城市兴办大学;③政治: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中古西欧的教会(1)特点:(了解)①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②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③思想: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2)影响:教会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拜占庭与俄罗斯(*学习聚焦:拜占庭一度强大;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大帝国)1、拜占庭帝国(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2)鼎盛:①版图: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②法律: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3)灭亡: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结合P20地图)(1)9世纪: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一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2)13世纪: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3)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莫斯科公国。(4)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君主专制)①对内: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②对外继续扩张。(5)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学习聚焦: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建立的大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建立:①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②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③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2、政治制度①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②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事务,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3、经济:①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②阿拉伯商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③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4、文化:☆(1)对文化继承、创新:广泛翻译古代东西方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2)文化的传播者: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学习聚焦: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1、建立与发展: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到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P24地图)2、政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波浪线了解即可)3、经济:(1)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2)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南亚与东亚的国家(*学习聚焦:中古时期印度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古代日本和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一、南亚:印度次大陆1、笈多帝国(1)政治: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2)思想: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2、德里苏丹(1)建立者: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2)政治①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②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③思想: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二、东亚1、日本(1)封建化改革:从年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隋唐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2)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3)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①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②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③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2、朝鲜(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10世纪初:高丽王朝建立,仿效唐制,三省六部、地方十道、土地国有、科举考试、儒家经典、词章之学;(3)14世纪末,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鲜;(4)16世纪末,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朝鲜独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非洲古代文明(学习聚焦: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1、西非(详见课本)①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②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2、东非: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3、南部非洲: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古代美洲文明总述: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前两个属于中美洲)和印加三大文明(南美洲)。1、玛雅文明:(BC-17C末)(1)起源:发源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2)特点①农业: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②政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产生了氏族分化。③建筑: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金字塔庙宇为典型。④文化: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玛雅人使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0的概念。(3)衰落:15世纪中期,逐渐衰落。2、阿兹特克文明(14C-16C)(1)起源: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年为西班牙人毁灭。(2)特点①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②经济: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③城市: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湖中的岛上,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3、印加文明:(13C—16C)(1)起源:13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2)特点——中央集权的帝国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③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④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⑤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点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下载页面』

觉得不错,那就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吧!爱你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