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专业医院 http://m.39.net/news/a_6188146.html作者:叉少
往事叉烧(ID:wschashao)
六七十年代,国家处在动乱中,大批知识青年从城里去了乡村。
在下乡的知青那里,一本书要传阅几十个人。为了多看几眼书,不少人会挑灯夜战,把整本书抄下来。
城里一样是“书荒”。70年代末,新华书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队。王安忆说:“好像每个人都是文学青年似的。经典的文学名著,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基本是全部读了个遍。”
01
——年,顾城回到北京,那几年他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开始诗歌写作。顾城每天很晚才睡,他枕边放着一支铅笔,梦醒出现灵感就直接写在墙上。年4月,顾城在卧室的墙壁上写下了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暗褪去,浪漫的年代揭开序章。顾城那时国内图书缺口巨大,国家赶印了一大批文学名著,一上市就卖到一本不剩,几乎每一本都是畅销书。《基督山伯爵》《红与黑》《简爱》这些名著全都卖了上百万册。年4月,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去世,又引发了一波萨特热潮。走在街上,几乎每人腋下夹着一本萨特,每个人都能说上一句“他人即地狱”。80年代的工厂里,经常能看到工人捧着萨特的书阅读。萨特带起了阅读艰深书籍的风潮,《存在与虚无》和《梦的解析》这样学术类的书也印发了15万册。很难想象符号学著作《人论》也发行了23万册。若是放到现在,估计只有部分传播学的考研学生听过。年,《东方快车谋杀案》《福尔摩斯探案集》《海底两万里》被翻译成中文出版,香港和台湾的作品也进了新华书店。年9月,《鹿鼎记》在《明报》上刊完最后一节,金庸宣布封笔。十年后,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大陆地区发行,小说也随之畅销。金庸没想过自己能缔造武侠神话,他说:“我以小说作为赚钱与谋生的工具,谈不上有什么崇高的社会目标,既未想到要教育青年,也没有怀抱兴邦报国之志……”古龙、琼瑶和金庸一起登场,绝版30年的《围城》也在这时重印。通俗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交锋,难分高下。但整个80年代最耀眼的文学明星,应该是莫言。年,莫言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部队把有创作成绩的人集中起来,办了写作班。写出《高山下的花环》的李存葆先生也在,那时他已经红遍全国。李存葆先生的新小说出来,大家组织了一次研讨会。会上,莫言说这根本不是小说,像电影的分镜头脚本,内容像是政治部写的英模材料。李存葆先生没有翻脸,坐在一旁一句话也没说。会后很多人问莫言这小子是写什么的,这么狂。莫言憋了一股劲,要证明自己。年底,他写出《红高粱》,讲了英雄好汉王八蛋的故事。两年后,《红高粱》电影上映,小说也成了最热的畅销书。刘索拉说,80年代,没有人比莫言更火。《红高粱》之后,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这部书长达一百万字,登上书架一样畅销。路遥八十年代,女性作家三毛也俘获了大量读者,虽然李敖说她是“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但不妨碍三毛声名远扬。有人回忆:“当时大学女生宿舍每个人一个蚊帐,一个屋子六个女生不去上课,每个人都是一包瓜子,一本三毛。宿舍里特别静,只听见嗑瓜子的声音,读得特别投入。”年4月,三毛在大陆探亲期间,“男女学生在校园里排成长队与三毛握手,请她签名的人数不胜数。”
02
——如果你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应该不会对汪国真感到陌生。运动员在田径场上奔跑时,广播里总会如约传出接近破音的女声,煽情地念出那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就是汪国真的诗。年被出版业称为“汪国真年”,他的诗集卖出了上百万册。从艺术水准上说,这些诗远不及海子顾城。但从名声上看,汪国真是国内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海子和顾城先后自杀,诗歌的时代一去不返。之后,几乎再没有诗集成为畅销书,各类小说几乎完全占领了书店。80年代中期,王朔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自己的小说。王朔说:“那时我看人是有个尺子的,谁读琼瑶金庸谁就叫没品位,一概看不起。”年到年,王朔写了《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等中长篇小说。年,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一套的《王朔文集》,开创在世作家出文集潮流先河。有不少作家批评王朔是痞子文学,但王朔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文集也卖成了畅销书。王朔要求出版社对这套书文集实行版税付酬制。每卖出一本书,作家就能拿到一份酬劳。萧乾说:“王朔给中国作家松绑了。”王朔为很多作家争得了正当权益,但受益最大的人是余华。余华年,余华的小说《活着》在《收获》杂志首发,很快出版了单行本。到年,《活着》累计卖出了六百多万册。第13届作家富豪榜上,余华以万的版税收入,位列第二,创造了纯文学的销量奇迹。面对余华创下的这个奇迹,好友莫言说:“对一个作家来说,一辈子有一部作品如此畅销是一件幸运的事,但这更是一种不幸,因为有了这么畅销的书,余华的创作动力明显减退。”在王朔,余华之后,王小波也写出了优秀的作品,但运气就差了很多。《黄金时代》面世后,没有出版社敢接。李银河的朋友赵洁平是华夏出版社的部门主任,她看了《黄金时代》,说这么好的书应该出来。趁着总编辑外出,赵洁平把书给出了。总编辑回来后严厉指责了赵洁平,又给了处分,她大病一场。书没有正规发行渠道,不能参加订货会,也不能打广告,根本卖不出去。王小波就和赵洁平推着自行车,后座绑两捆书,到小书摊和图书批发市场去推销,还在路边摆过地摊。卖书时,王小波第一句话就是:“前几本白送,后面再要再给钱。”那些书卖了三年,直到王小波去世也没卖完。
03
——年之前,不论通俗与否,文学作品占了畅销书的大半江山。这之后,图书的商品属性更加明显。年,著名播音主持赵忠祥出了自传《岁月随想》,梁晓声为他写了序——《领略赵忠祥》。当时赵老师履历光鲜,没有丑闻缠身,是全国人民都愿意瞅两眼的男人,加上自传能满足大家的窥私欲望,书一发行就卖出了百万册之多。年春晚,宋丹丹在小品中说,倪萍写本书叫《日子》,我也写一本,叫《月子》。《日子》的销量丝毫不逊《岁月随想》。电视与书店联合出击,两位主持人坐稳了中国男神女神的位置。这两本书热潮渐退,前网络时代也走向终点。年,一本台湾的网络小说风靡全国——《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书里的女主角网名是轻舞飞扬,与男主痞子蔡网恋,在故事的结尾因病去世。这本小说的盗版卖了几百万册。可以说,现在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