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亩产达453公斤清镇市上水村红缨子高粱 [复制链接]

1#
“我们通过机收全面测产、人工小面积测产和理论测产等方式,得出上水村红缨子高粱的亩产量为公斤。”在8月19日卫城镇召开的红缨子高粱测产观摩大会上,清镇市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成元刚宣布测产结果。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红缨子高粱测产观摩大会现场(李锦明摄) 立秋以来,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余亩红缨子高粱进入采收期。红彤彤的颜色装扮田野、沉甸甸的穗粒压弯枝头,呈现出一幅丰收在望的景象。为做好高粱采收及种植示范带动工作,上水村特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酱酒生产企业、高粱种植合作社、种植户代表等余人参加测产观摩。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红缨子高粱测产观摩大会现场(李锦明摄) 在上水村红缨子高粱优质高产种植标准示范基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经过摘穗、脱粒,这些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的有机糯米高粱颗粒归仓。上水村红缨子高粱的采收序幕就此拉开。与此同时,清镇市种植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通过选择地块、测量株行距、测定密度、称重等方式,对高粱进行临田测产。清镇市种植也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正在对上水村红缨子高粱进行测产验收(李锦明摄) 今年以来,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以党建为引领,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土地、闲散资金、闲散劳动力,流转余亩土地,发展红缨子高粱标准化种植。通过公司提供种植技术和销路,合作社引领带动,让当地村民既可拿到土地流转费,还可在基地务工。除了种植标准示范基地以外,上水村还带动了12户种植大户发展高粱种植余亩。清镇市种植也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正在对上水村红缨子高粱进行测产验收(李锦明摄) 作为首批“尝鲜”的种植户,周玉祝种植了40多亩红缨子高粱。“种高粱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高,今年保守估算,我也能增加5万元左右的收入。”周玉祝的脸上,有藏不住的喜悦。“按照4元/斤的单价来算,我们今年预计收入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15万元至18万元。”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党支部书记任红表示,参与的农户多户,户均增收0多元。上水村与大美(金沙)酱酒产业园签订年收购协议(李锦明摄)高粱,是酿造酱酒的核心原料,而红缨子高粱则酒用高粱的第一品牌。上水村以良好的地理条件,生产出的优质红缨子高粱,将直接销售到遵义地区的酱酒厂,助力一瓶瓶美酒的诞生。上水村与贵州腾格志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一农蔬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李锦明摄)当天,上水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分别与贵州腾格志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一农蔬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卫城镇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签订合作协议,与大美(金沙)酱酒产业园签订年收购协议。收割机正在进行收割作业(李锦明摄)“上水村的红缨子高粱种植,是卫城镇积极探索‘1+1’混合发展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卫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兰竹说,下一步,将在全镇推广2.5万亩红缨子高粱种植,准备把上水村建设成为贵阳市红高粱生产基地。清镇融媒记者李锦明编辑龙香二审胡俯茂三审丁作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