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红高粱》语言的魅力作者:张印珍意象看莫言的小说《红高粱》,能感染我打动我心灵的是小说语言的魅力。他主要是用了意象的语言,诗话的语言彰显了生命的本质。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作者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也有的说,隐喻思维遵循着世界万物同形同构、相互渗透的思维规律。作者通过直觉联想或超常想象的思维运算方式来发现或建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自己的某种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的某些感性特征对应起来,从而建构出隐喻性的意象语言。大家多见的是诗的意象语言的运用,关于小说运用意象语言并不多见的。我读过英国哈代的《苔丝》,那小说通篇是以诗话意象的语言构筑的,给读者美的享受。读了《红高粱》我想到了哈代的《苔丝》因为两者有同工异曲之处。意象语言除了具有最本质的表达某种思想、观念的表意功能之外,还具有突出的修辞功能:形象描绘功能、感情描绘功能、美学功能。意象语言不仅带给人们外在形式的美感也能带给人们内在意蕴的美感。比如《红高粱》“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了水银,汨汨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更强烈的腥甜气息……三百个乡亲们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地浸泡成稀泥,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于司令。”如此精妙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凄凉,战败的氛围。高粱如懂事的人,悲哀“默立”,我犹如听到了高粱的抽泣。但,高粱穗子又像抗日的英雄们那样坚强不息,那种愤怒,那种以待再战的精神,在默言的笔下栩栩如生。是啊,它们“浸在月光里,像蘸了水银,汨汨生辉”,通过对高粱穗子的意象描写,衬托了我父亲和他的抗日队伍,虽败却勇,令读者心底生出敬意。月影被剪破了!我们的山河破碎了!然而,国破山河在啊!我们不能就这么死了!我们不能就这样当亡国奴啊!“路上叠印着牛羊的花瓣蹄印,和骡马、毛驴的半圆蹄印,骡马、驴粪像干萎苹果,牛粪像虫蛀过的薄饼,羊粪稀拉拉像震荡的黑豆。”读着这样的语言,我总是忍俊不禁,会心一笑。莫言的文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