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燃情岁月 [复制链接]

1#

责任编辑:唐开文沈峥嵘

出品:《飞虎火神》编辑部

韩红视频《绒花》

作者:刘力

年的冬天,我们一批女兵经过师医训队近十个月的学习和训练,医院和所属各团卫生队,我和建乡、敏洁、爱军、王艳玲、金丽娟等分到38军3师炮兵团卫生队,我因生病晚到了几天。

记得那时侯保定市到炮团的火车每天只有一趟,是京广线上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火车站,名叫于家庄,我到站时已经天黑了,几个分到卫生队的女战友一起到车站接我,一见面我们几个女兵兴奋的拥抱在一起。终于下部队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可以为我们的战友服务了,就要在这里实现自己伟大的理想,做一个合格的白衣天使,时刻用“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的指导方针鼓励着每一个部队卫生员,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

火车站离炮团有八里路,四周漆黑一片,怎么走啊?她们笑着说“我们开驴尔加来的”“什么?驴尔加?”带着疑惑,我随她们来到一辆驴车面前,这就是驴尔加呀!旁边还站着一位男兵。原来队里为了我们的安全,特意让战友林占全赶着毛驴车来接站。就这样我们坐着部队叫习惯了的“驴尔加”,沿着崎岖不平的水泥小路,向着炮团的方向驶去......

按照野战部队的编制,团里不设女兵,但是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也就有了特定年代的我们。在卫生队,虽然我们的性别特殊,但是我们在其他方面从没有享受过额外待遇,我们都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李建乡和赵敏洁来自炮团家属院,我来自师部,王艳玲的爸爸当时是师农场政委,袁爱军的爸爸是04医院有名的外科医生。我们没吃过什么苦,但都不是娇生惯养的子弟,别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

这是我的部队我的团

当时卫生队门前有很大一片菜地,里面也种了部分草药,那时团里经常停水停电,我们常常半夜起来浇地,大家都抢着干。记得当时的班长叫叶润茂对我们要求可严了,有一次我们进行战地救护训练,卧倒、匍匐前进,给扮演的伤员练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如此反复,累得混身疼,当再一次喊卧倒时,站在我旁边的王艳玲不动了,我看她,她用眼睛向我暗示,让我看四周。妈呀!什么时侯我们周围站了那么多男兵,我也从地上爬起来不练了,到了吃饭的时间还得练?少女的羞涩占了上风,任凭班长怎么喊大家也都不动了,气得班长狠狠的骂了我俩一顿,这件事情这么多年过去,还记忆犹新。

年战友在保定聚会时,叶班长还对我和王艳玲说,当年对我们俩要求严是为我们好,别记恨他。其实在我们心里不止一次对自已说:班长啊,我们谢您还来不及呢,我们这些女兵哪个都忘不了您,您是我们的好班长啊!

年冬天,部队按惯例进行野营拉练,我作为炮团卫生队唯一的女兵(其他女兵参加师医训队学习去了),跟随团卫生队保障车出发了。部队在河北省保定市的唐县一带驻训,当部队按军师要求,完成了全部计划训练科目准备返回部队驻地了,各单位忙着和驻地老乡告别,检查车辆。装运物质,在出发的路上,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每辆军车的轮胎都装上了防滑链,炮车在山路上缓慢的行驶着,路的两傍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面是看不见底的山涧。大家都在祈祷,希望我们平安顺利地回到营房,突然,从前方传来消息,有我们部队的车辆车翻下山崖,让我们保障车火速赶过去。可是因为前方出事,所有的车辆无法行驶,班长急了,命令我背着急救箱和他跑步前往,我们在大雪的山路上拼命的跑,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时间就是生命。终于赶到现场,映入眼帘的一幕终生难忘,两个战士当场牺牲。

一个是班长来自山东,一个是副班长来自安徽.两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即逝.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天晚上回到驻地,郑医生让我和他一起给亡者化妆,泪水顺着脸颊流淌,心在撕裂般的疼痛.我的年轻的战友啊,就这样为了祖国和部队建设光荣的牺牲了.只想让战友们永远记得他们漂亮帅气的样子,记得那时部队给予他们的因公赔偿为班长元,另一个战士元。

每每想到这些,这故事就像是在昨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炮团的史册上也永远记载着他们为我军强大奉献出宝贵的生命,也正因为这个故事,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给我了极大的正能量,面对一个个困难总是想到离我们而去的战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呢!

记得我们炮兵团正门口的前方,有一条笔直的马路,路的两旁向前延伸的柳树,路的尽头一道铁轨静静的卧在那里,他就是京广线,承载着当时中国最忙的运输重任。

清晨,当太阳还没有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班长的带领下在这条马路上开始出操了。

傍晚,夕阳在田野的映衬下格外绚丽,这也是炮团周围最有特点的景色之一。平时,战士是不能随便出营房的,有时候,我借着高卓宁司药的光享受一把特权,陪着她在这条路上散步。在陪她散步的时间里,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我,从她讲故事口中知道了著名的军旅诗人郭小川,记得最清楚的一幕就是,高司药给我朗读郭小川著名的“团泊洼的秋天”,诗人用如椽大笔,饱蘸感情的色彩,精心描绘了团泊洼的秋天,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优美壮阔的秋图“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

飘飘扬扬地在沙滩上挥洒。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

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低头微笑着,

望不尽太阳远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

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

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我真羡慕啊!从她给我讲述的知识里,我知道了巴顿将军和许多我不曾听到的军事和文学知识......

往事历历在目,不知道这条马路现在是否有变化?有机会一定回去,在这条马路上寻找当年的感觉......

八一聚会感想

亲爱的战友们/p>

您们好!

时间过的真快.“八一”相聚时的激动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国庆节已经离我们很近了.放下手里忙不完的事情,坐到电脑前,看望网上的战友们.看着看着,想和大家聊几句的欲望促使我又抬起了笨拙的手......

在网上,看了才华横溢,令人尊敬的老领导陈队长写的《圆梦》系列,浏览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张立大哥《台前幕后》,唐开文与几代女兵的合影,还有小才子沈峥嵘的团庆感想.心中有太多的话想对您们说:首先是感动.相信所有到会的战友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一幕:那就是在签到处和纪念品领取处活跃着一群女将,她们生在不同的年代,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聚在保定华中假日酒店,不顾旅途的疲劳直接投入到紧张的接待工作.大厅里,建乡、剑飞、童童、三代女兵和邹雪梅在唐开文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工作.二楼的纪念品领取处又是一派繁忙景象,朱家三姐妹,我亲爱的战友王艳玲,还有家属院的美女刘文红.她们放弃了宝贵的与战友相聚的时光,自愿地为大家服务.她们忙碌的身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伴随着感动的是无限的感慨:那就是我们卫生队参加聚会的五个女兵,当年在卫生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没有入党,这是埋藏在我们心中最大的遗憾.但是我们在其他的岗位都相继入党提干.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我们是军人的后代!我们曾经是军人!我们要无愧于这个光荣的称号!

最后要说的还是那句话:感谢《一一三师炮兵团西祠胡同》版主张立,唐开文,沈峥嵘!感谢各位战友!给了我们大家再次重逢的机会.让我们的梦想得以实现.愿五里铺----这个承载着我们青春梦想的地方更加美好.

预祝战友们国庆节快乐!阖家幸福!

20年2月于北京

刘力简历:年月保定入伍,3师炮兵团卫生队卫生员,年2月退伍到沈阳57医院,现定居北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