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与玉米之间有着很高的替代性,我国特产的茅台、泸州特曲、竹叶青等名酒都是以高粱籽粒为主要原料酿造的。那么,它的幼苗发黄怎么办呢?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改良土壤,防止盐碱含量过高使高粱幼苗发黄枯萎
1、高粱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和耐盐碱,土壤含盐量小于0.3%时,生长正常,但超过0.5%时,则幼苗就发黄枯萎。
2、盐分中的氯离子对高粱为害最大,盐碱性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浓度较高时,抑制高粱的吸水,并出现反渗透现象,产生生理脱水,造成高粱幼苗发黄枯萎;某些盐类能抑制有益微生物对养分的有效转化而使苗子瘦弱发黄。碱害主要是由于土壤中代换性钠离子的存在,使土壤性质恶化,也影响高粱根系的呼吸和养分的吸收。
3、高粱幼苗盐碱发黄怎么办?①深挖开沟,降低土壤的地下水位,也可以通过反复漫灌与排水,淋洗土壤中的盐分。②因地制宜地使用石膏或糖厂的石灰沉淀渣、磷石膏、尿素、甲醛树酯、制碱工业的废料、氯化钙、黑矾、腐殖酸类肥料等加以改造。
二、及时增加水分或排水,防止高粱幼苗因缺水或水涝发黄枯萎
1、高粱虽然抗旱性强,根系发达,茎叶的表面又有一层蜡粉,能减少水分的蒸发,但水分极为缺泛时,高粱仍会停止生长叶片发黄枯萎。当种植的高粱幼苗的土壤较干时要及时的浇水来补充土壤中的水分,高粱幼苗才能的正常生长。
2、排水不及时也会导致幼苗发黄甚至烂根,雨水多的季节,排水工作要到位以免洪涝,育苗的时候地势不能低于育苗地。
三、加强田间管理,防止高粱低温造成幼苗的发黄滞长
1、高粱为喜温作物,在生育期间所需的温度比玉米高,并具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全生育期适宜温度20-30℃。但高粱种子萌动时不耐低温,播种过早发芽缓慢,还容易受病菌侵染,造成粉种或霉烂,高粱幼苗如遇低温容易发黄滞长。
2、高粱幼苗低温怎么办?①出苗后及时疏苗、定苗,铲除杂草。②深松耕地,高粱苗期一般中耕2-3次,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5天后进行第2次。③低洼易涝地,地温低,可采用垄作培土以提高地温。
四、缺哈补哈,防止高粱缺素而造成的幼苗弱小发黄
1、高粱喜肥,并对肥料的反应非常敏感。①缺氮植株生长缓慢,茎秆细弱,叶片变窄,叶色发黄。②缺钾高粱叶中心部暗绿色,叶尖、叶缘出现部分黄化或坏死,黄化及坏死部分与健部之间具明显界限,叶片呈稻皱弯曲状。③缺硫叶脉间变黄,多沿叶缘逐渐扩至整叶。
2、根据缺素对幼苗追加一点相对的肥料或者是腐熟的农家肥,但幼苗还小,适当适量而行(可施腐熟农肥每亩千克左右,尿素在10千克左右)。
高粱对大多病害和金针虫、蛴螬、粟黏虫等虫害有一定的抵抗力,不易感染,但高粱对农药敏感,如果前茬施用了长残效类农药也会使高粱幼苗发黄等,所以忌选在前茬施用长残效类农药的地块进行种植。你觉得对吗?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