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粱、水稻、玉米和大豆这四种秸秆纤维为填充纤维,以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
对四种纤维填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复合材料界面质量高,无明显孔洞。其中,大豆秸秆/聚乳酸/PBAT复合材料的界面质量最好。
实验结果表明,大豆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最佳(分别为14.3MPa、19.5MPa和3.23KJ·m-2),比玉米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5.3%、14.6%和27.8%。玉米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最好,初始分解温度为℃,残余量为7.3%。
1、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秸秆粉过筛至目大小,并放入10wt%的NaOH水溶液中12小时。过滤秸秆粉末并将其洗涤至中性后,将其在80°C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用5wt%的硅烷乙醇溶液对秸秆粉末进行改性,并在80℃的烘箱中干燥。
基体比例:PLA(尺寸目)和PBAT(尺寸目)以7:3的比例混合。复合物与植物纤维与基质的比例为7:3。复合材料的特定组成百分比(以干质量计)列于表1。然后将这些材料放入混合机中,均匀混合10分钟。将均匀混合的材料填充到模具中,并在°C和10MPa下热压15分钟。
表1:复合材料成分
2、结果和讨论
(1)物理力学性质
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图1所示。大豆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优于其他三种复合材料,达到14.3MPa,分别为19.5MPa和3.2KJ·m-2。
在相同的基质条件下,纤维的强度对复合材料有重要影响。秸秆的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纤维素主要提高纤维的强度,而木质素与拉伸强度呈负相关。
在四种秸秆成分中,大豆秸秆纤维的纤维素含量最高(47.8%)。大豆秸秆纤维的强度值最好,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如图1所示。此外,大豆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界面质量最好。外力可以在纤维和基体之间均匀地传递,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
玉米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差,因为玉米秸秆内芯层柔软,强度低且纤维结构疏松。高粱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和稻草/PLA/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差异不大。两者都具有很高的冲击强度和良好的抗拉伸和抗弯曲性。高粱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和稻草/PLA/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差异不大。
图1.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微观结构分析
图2显示了四种秸秆/PLA/PBAT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截面微观结构。秸秆纤维与基质材料紧密结合,拉伸截面无明显的空隙缺陷。通过使用PLA-gMAH增强PLA的相容性,PLA和PBAT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层。
纤维和基质材料的最佳界面质量是大豆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最差的是玉米秸秆。玉米秸秆的内层组织强度低,很容易吸收水分。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非常疏松,这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并热压成型过程中的水蒸气导致其细小裂纹的形成。
图2.使用(a)高粱,(b)大米,(c)玉米,(d)大豆的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微观拉伸截面
大豆秸秆的物理性质类似于锯末,强度高。经过改性处理后,大豆秸秆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并且易于在熔融状态下被PLA/PBAT基质渗透。复合材料固化后,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摩擦较高,并且在拉伸部分仍与基体紧密结合,从而改善了其机械性能。高粱秸秆和稻草秸秆填充的复合材料的界面质量相似,仅次于大豆秸秆填充复合材料的界面质量,但其界面质量却比玉米秸秆填充复合材料的界面质量高得多。这两种纤维结构紧凑,在热压过程中容易被基质包裹。因此,四种秸秆增强的PLA/PBAT复合材料的界面质量与秸秆的表面粗糙度,刚度和结构紧密度成正比。
(3)热性能分析
四种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和四种秸秆经处理后的TG/DTG曲线如图4所示。失重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从°C到°C,由于水的蒸发和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挥发,质量略有下降。在°C至°C之间,所有曲线均显示出极快的下降速度。在此过程中,质量损失主要是由秸秆纤维和基质的分解引起。在纤维中,依次分解纤维素(~°C),半纤维素(~°C)和木质素(~°C)。PLA的热解温度也在°C~°C之间。
图4.复合材料的TG/DTG(a)和秸秆的TG/DTG(b)
当温度上升到°C时,第三阶段开始。少数未热解组分继续分解,热解残渣进一步碳化,质量持续下降不严重,逐渐趋于稳定。从图中可以看出,玉米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在初始热降解温度(.1℃)、热解速度和热解残渣(7.27%)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种材料,因此认为其热稳定性最好。对比图4a和图4b,复合材料的主要失重温度范围为~℃,纤维的主要失重温度范围为~℃;复合材料的残余量小于10%,纤维的残余量大于15%。由TG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在主失重区间的失重率比纤维的失重率更严重。
PLA的最低热解温度为℃。复合材料中的秸秆纤维被基体包裹,纤维通过基体包裹很难达到材料的表面温度,导致复合材料的初始热解温度略高于纯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解温度跨度比纯纤维长。复合材料中PLA/PBAT含量最高,其热解主要生成H?O和CO?,低于纯纤维残渣,即残渣率较低。
3、结论
大豆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4.3MPa,19.3MPa和3.23KJ·m-2。玉米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差,三种性能分别下降了25.3%,14.6%和27.8%。
由于玉米秸秆内芯的松散结构,很难被基质完全浸透。玉米秸秆填充的复合材料界面表现出最差的界面质量。
四种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TG曲线相似。玉米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最好。玉米秸秆/PLA/PBAT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为.1°C,残留率为7.27%。
由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主办,金发科技、安徽丰原、蓝山屯河、恒力康辉、华测检测、苏州和塑美协办的《中国降解材料高峰论坛(苏州站)与项目对接会》,将于5月28日在苏州隆重举办。目前参会的部分改性企业包括:中广核、吉林金源北方、苏州和塑美、安徽恒鑫环保、广东众塑降解、东莞韩华道达尔、江苏碧升生物新材料、盘锦中瑞化工、余姚万彩色母、苏州宝丽迪、温州欣荣塑、温州子久堂、山东出光研化、缘泰石油、浙江银佳降解、济源方升化学、上海齐盟国际、苏州御冠新材料、张家港玉鸣环保……目前参会的部分制品企业包括:义乌双童吸管、深圳裕同包装、湖北德威包装、常州百利基、江苏禾洋塑业、苏州星火丰盈环保包装、安徽华恒生物、浙江德丰新材料、浙江随身袋、嘉兴华悦包装、福建冠中科技、吉化油脂化工、淄博兴业塑料、中山展鸿塑胶制品、福建福融新材料、临沂云鼎环保、东营复命降解新材料、海南玉鸣生物科技、石家庄庆华新材料、江西昕禾生态科技、匈牙利有机生物材料、镇江健而乐牙科器材……论坛同时提供项目对接服务及现场展位,现场展位所剩无几,请抓紧预定。扫码报名,李女士18885504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