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印江三村村打起了牛算盘 [复制链接]

1#

今年,印江自治县朗溪镇三村村立足村情实际,盘活闲置资产,整合涉农资金,发展商品牛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在三村村村口看到,昔日的养鸡场已改建成养牛场,紧挨着还新建了一座占地多平的养牛场。“目前,我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场占地7亩左右,由改建原养鸡场和新建两部分组成。”三村村党支部书记田晓江介绍。

养殖场内,饲养员田茂二正在调制草料,准备给头牛喂午餐。今年51岁的脱贫户田茂二,从牛场正式投牛开始,就一直在这务工。“我和养牛场签订了长期务工合同,每月工资元,稳定脱贫不成问题了。”田茂二一边调制草料,一边笑着说。

运草料的推车在地面的摩擦声,就像“开饭”的哨音,一排排黄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犊闻声把头伸出围栏。田茂二一捧一捧地把调制好的草料投放到食槽中,牛儿开心地吃起来。

趁着牛儿吃草的时间,技术人员来回观察。“这批牛是从北方购买来的,才上栏20天左右,在温差、气候、饲养等方面还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公司专门安排了技术员到牛场进行跟踪指导。而且,这些牛还买了保险,如果有损失,公司全额赔付,让我们风险为零。”三村村第一书记任林介绍。

据了解,该牛场投资余万元。其中: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万元(含昔蒲村万元)、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8万元、中煤集团定点帮扶三村村30万元。该养殖场采取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利益联结按8:2进行分配,即80%用于群众分红,2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这头牛犊,精心喂养14个月后出栏,按现在的市场价计算,产值万元左右。”三村村第一书记任林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发动群众种植甜高粱、黑麦草等牧草,按市场价格进行回收,同时发展群众代养牛,多渠道为群众创收,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张玉莲任廷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蔡茜

编辑白春霞

二审刘煜妤

三审朱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