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90894.html?
——读于钦画的自传体文学《美如画》感评
有一天,当我手里拿着于钦画写的《美如画》这本书,细读,处处都体现出一种美,处处都像一幅画。从书中能看到一个端庄娴淑、善良有爱、感恩懂礼的似江南小女人的亮丽形象。再慢慢进入其中,进一步品出作者在她的事业奋斗中的曲折和经历过的坎坷,写出了她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和不放弃。原来,她内心竟然藏着一个傲人且偌大的小宇宙。
《美如画》这本书是自传体叙事文学,书名来自于于钦画创办的“高密市美如画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校名,书中故事没有衔接,是篇章构成的。每一个故事,抑或凄美,抑或感动,抑或欣慰,抑或遗憾……都透明地写出了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和其内心的多面人生。所以,人生中,有奋斗,才有故事;有坎坷,故事才会精彩。
前几天的世界读书日,我又专门拿起了这本书,对其中的有些篇章又看了一遍,虽没有什么曲折迂回的故事情节,但总感觉每个故事都那么紧扣人心,深深触及到了我的心灵。尤其是“娘亲厚重”这一篇章,勾起了我遥远而又难忘的回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难舍的母女情
于钦画由于自幼对舞蹈的喜爱,当时,在爱好选择的节点上,造成了父亲和母亲的两面意见。对舞蹈艺术的追求,母亲是极力支持的,不惜把不知攒了好长时间的六十八元“重金”拿出来给于钦画买了一台收音机,为实现她的艺术之梦作了坚实的铺垫;而父亲又是一百个不同意,朴实忠厚而又固执的父亲说“学这个干什么?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水哈?猴精作怪的女孩子不稳重,不安稳地好好上学,不想上就下来跟我种地”。看到这些,眼前涌现出我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关爱和训斥,作为父母,他们的思想是何等的相似!我鼻子酸酸的。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式父母啊!其实,作为父母,虽然嘴上有一百个不愿意,但又有哪个父母不都是盼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啊!
于钦画考上幼教学校开学那天,母亲带着受伤的腿和她各骑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带着行李,从家到学校一百多里地,边骑自行车边走路,到学校花费将近5个小时,中午凑合着吃完饭返回家之前,母亲说:别偷懒,你不是喜欢跳舞嘛,那就好好跟老师学,回家跳给我看。好好吃饭别疼钱,每天中午打份菜吃……拉着母亲的手不舍得松开。最后,母亲拖着受伤的腿没法骑自行车,回到家竟用了六个多小时。母亲把满满的爱洒在了作者求学的路上。
还有,于钦画对母亲那份仁爱之心的描述。我记得最深的是母亲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于钦画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发工资时同时发了四十斤鸡腿骨,母亲和父亲都很高兴,母亲跟父亲说:嫚中用了,能挣钱给咱花了。鸡腿骨都很新鲜,三斤一份给邻居分分吧!自己吃了传空,人家吃了传名。“自己吃了传空,人家吃了传名”这句话,体现出母亲多么朴实、善良而又高境界的胸怀啊!
于钦画儿子光耀是母亲从小带大的,所以就特别疼爱。有次光耀春节放假回家,大家开玩笑说让他下次回家带上女朋友,母亲却说:光耀,媳妇丑俊不说,如果她不会唱咱的《美如画》(此《美如画》非彼《美如画》,这是校歌),咱就不跟她谈。你看,母亲在对孙子的爱中还不忘对《美如画》的喜爱。母亲虽不识字,但她会听啊!
遗憾的是,母亲因病还是走了,带着她的不舍,再也看不到她亲亲的女儿在这优美的《美如画》中翩翩起舞的妩媚身姿了。母亲的去世,也一直成了于钦画心里解不开的结、抹不去的痛,难以释怀。
和儿子携手起舞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当然也包括于钦画对儿子光耀的爱。儿子从上小学起,本想就按部就班地培养他致力于学习文化课,但儿子却恰恰继承了妈妈的基因,从小就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于钦画尊重儿子的选择。于是,她就根据儿子的身体条件,量身打造属于儿子的训练和学习计划,经过几年的培训和教学,再加上儿子的天赋。高考时,儿子光耀不负众望,拿到了三所艺术高校的专业证,其中就有著名的北京舞蹈学院。在儿子带着他的舞蹈梦想踏进北舞时,他对于钦画说:妈妈,我怎么感觉这里的环境好熟悉,好像我就应该属于这里。于钦画说:这就是缘分吧!舞者的内心,谁能看透?
让我感动的,光耀在他十八岁生日那天给于钦画发的一段信息:妈妈,我知道你把舞蹈视为自已最热爱的事业,我更知道你把“美如画”视为你事业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准备拿出四年的时间,酝酿设计一个独具特色的舞蹈《美如画》,作为我的毕业作业和你对我养育之恩的首次报答。这个舞蹈需要我们共同完成,主角就是咱娘俩,到时我来导演。画来画去你最美,美来美去美如画……妈妈,你能想象到那个场景吗?请您准备好!看了这段话,我的眼睛湿润了。这就是挚深的母子情、默契的母子爱!我在想象着这母子俩共同起舞的画面是多么美好!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儿子光耀很荣幸的参加汇演,在汇演中,他们集体表演的舞蹈《一个都不能少》成为了大型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重要的一部分,完美地呈现给了党、国家领导人及全国的人民。光耀闪耀时刻,母亲最美!
倾情《美如画》
扫描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