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高粱,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
高粱图片
高粱图片
高粱中药图片
高粱图片
高粱简介
药材名:高粱
拼音:GāoLiɑnɡ
别名:蜀黍、桃黍、木稷、荻粱、乌禾、芦檫、茭子、名禾
来源:禾本科高粱,以种子入药。
性状:一年生草本,高3~4米。茎圆柱形,节上有黄棕色短毛。叶互生,狭披针形,长达50厘米,宽约4厘米;叶鞘无毛或被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生纤毛。
圆锥花序长达30厘米,分枝轮生,无柄小穗卵状椭圆形,长5~6毫米,成熟时下部硬革质而光滑无毛,上部及边缘有短毛。
化学成分:幼芽、果实含p-羟基扁桃腈-葡萄糖甙、水解产生p-羟基苯甲醛、HCN和葡萄糖。
性味:味甘;涩;性温
归经:脾;胃;肺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禁忌:尚不明确
高粱的功效
健脾止泻;化痰安神。主脾虚泄泻;霍乱;消化不良;痰湿咳嗽;失眠多梦
高粱的用法
内服:0.5~1两。--《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1~2两。--《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中华本草》
高粱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小儿消化不良
红高粱一两,大枣十个。大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服二钱;3~5岁小孩每服三钱,每日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