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高粱文艺作品大赛征文展示邱文英九儿 [复制链接]

1#

九儿醉酒逛大院

作者:邱文英

正是高粱当红时节,九儿从单家大院踱步出来,看见满坡让人心醉的高粱,在白云秋风里激荡着火一样的红。天公作美,九儿心情也很美。历历往事涌上心头,九儿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掺杂着茂腔和吕剧唱腔的东北乡小调儿。

自从单家那麻风男人走了以后,九儿独自撑下这份家业。一开始村里人觉得一个女人家,肯定不用几年就把烧锅买卖作死了。结果在九儿的治理之下,这酒坊不但没败落,反而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东北乡人都说,有个善于理财持家的女人是祖上积德呀。

单家酒坊的管家罗汉出门口冲着高粱地喊了一声:“二少奶奶,酒出锅了,赶紧尝尝。”

九儿脆快地应了一声。

刚出锅的十八里红透着远飘一百八十里的香,不用尝,今天的这酒肯定够劲儿。

她端起罗汉大哥递过来的酒碗,先是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然后一仰脖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罗汉在一边瞪大了眼,二少奶奶今天是放开量了呀。

九儿要强,明明头有点晕了,还是嘴硬:“罗汉大哥,再给我盛一碗,今儿这锅酒真他娘的够劲儿。”

罗汉咧嘴笑笑:“好,二少奶奶既然今天痛快,那就让您往痛快里喝。”

说话之间,伙计又递过来一大碗酒。

那酒在碗里打着旋儿,红中透着一抹琥珀黄,酒花沿着碗沿儿聚了一圈,像一个个鱼眼睛你拥我挤地眨巴着,在九儿的眼中反射着熠熠的光。

九儿本来就高涨的兴致又提了一码,她二话不说,端起碗来又一饮而尽。

两碗酒下肚,九儿的调门高了八度。她一甩手,把那酒碗扔到了旁边正在晾晒的酒糟上。瓷碗在酒糟里顺势一滚,又打了几个趔趄滚到了磨盘底下。家里的黑狗跑过去,鼻子凑到酒碗闻了闻,又失望地摇着尾巴走开了。

九儿捂着额头在原地转圈想找个地儿坐一下,原来轻盈的小碎步开始左右打斜。罗汉赶紧搬出来一把竹躺椅放在酒坊窗外的一棵石榴树下,让九儿躺一会儿晒晒太阳。

九儿一挥手,“你带着伙计们忙吧,我躺会儿。我可不是喝醉了,这太阳晒得人有点犯困。”

喝下去的两大碗十八里红开始在九儿的腹中汹涌激荡,她哪里躺得住?九儿趔趄着从藤椅下来,踉跄着走出了大门口,过了胶河桥,沿着平安庄的那条南北主路向南走去。也不知转了多少时候,困意袭来,九儿想回家打个盹儿,就迷迷糊糊兜兜转转往回走。

九儿推开一扇朱红大门,她摸了一下门上一颗金灿灿的门钉儿,再一细瞅,门扇上横七竖九,七九六十三颗金灿灿的门钉,俨然是什么豪门大户。再往上瞅,门楣上写着“红高粱文化大院”几个大字,旁边还有一副对联“常给莫言说故事,且邀东北品高粱”。九儿心里纳罕,好个罗汉,我就出去这一会儿,不跟我通报一声就把我家大门弄成了这样?自从那个叫莫言的老头写了我,莫言名气是越来越大,以我为原型的电影《红高粱》获了国际大奖。那首《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就在大街小巷传唱不休,有时候惹得酒坊里的伙计都没心思干活,见了庄里的大闺女小媳妇那眼珠子就跟喝了两碗十八里红一样简直要冒火。这些文化人儿总是闲不住,又拍了劳什子电视剧《红高粱》,电视剧拍得好坏暂且不说,韩红那首《九儿》倒是把人的魂儿勾走了一样,连我自己也时不时地哼哼几句: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儿香,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当年阿鲲为了写《九儿》,上蹿下跳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后来他钻进高粱地,在茂密的高粱棵子间疾行,锋利的高粱叶子把阿鲲的脸、脖子、胳膊剌出一道道口子,那种生疼的感觉直往心里钻,伴随着脸上、身上渗着血丝的那种让人兴奋的疼痛,阿鲲的灵感突然来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九儿》一气呵成。

九儿满眼新奇地进了大门。迎着大门口是一个水池,一颗滚圆的石珠被承托在一个三层的石盘里,围着转运珠的是七条石龙,石龙造型各异但都围绕转运珠呈辐射状排列,从石龙嘴里喷出的水落入水池,水涌石转,别有洞天。其寓意无非就是天天转好运,年年好运来。九儿知道,其实好运不是转出来的,是汗珠子摔八瓣砸出来的,是好心气挣出来的。当然了,有这么一个转运珠,看着它让人心里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心情美了,干啥都顺风顺水,好运自然也会来。

她正打算顺着院中的青石甬路继续向前,随着胡琴咿呀一声响,九儿的心倏地一颤,困意一下子没有了。她循着鼓乐之声来到了一个戏台前,九儿看着“红高粱星剧场”几个字,更是迷茫了,可了不得了,家里都整上戏台了?

台上的人儿头戴小生巾,一袭湖蓝色长衫,正在细数那一个个猛虎灯、狮子灯、截柳灯、蚂蚱灯……上有灯灯万盏,下有灯万盏灯,从三皇五帝灯到补天女娲灯……唱腔婉转,扮相俊美,好一个风流倜傥的俊小生,九儿听出来了,这是她从小最爱听的茂腔戏《赵美蓉观灯》。

九儿最好这一口儿,民俗的东西,除了凝练着世间的烟火气息,又总会或多或少地透出一种来自时间深处的凝重和古意,藏古朴于稚拙。民间艺术,都不是高高在上让人仰望的高天流云,它一定是从老百姓中来,又能回潜到老百姓的心底和灵魂深处

九儿从小喜欢听茂腔,尤其是赵美蓉观灯那个选段,打扮成小生的赵美蓉在那里细数这个灯那个灯,且不说唱腔如何,光这一长串戏词记下来就让她艳羡得不得了。茂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一百多年的磨砺和传承,它承载的使命已经远远超出唱腔本身。

鼓乐声中,九儿的心绪也跟着鼓点起起伏伏,那些来生和过往,那些欢聚和别离,都在这抑扬顿挫里纷至沓来。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多少的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听完了《赵美蓉观灯》,九儿又返回去,看看自己刚才落下的光景。一棵构树引起了九儿的注意,俗话说自古构树不成才,而这棵树是莫言亲手所栽,至今也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都说莫言是文曲星下凡,摸一摸这棵树就可以沾点文气与灵气。天有天道,物也自有物的命数。摸与不摸这棵树,都无关大局。想摸的摸一下感觉自己灵气来了博自己一乐,不想摸的院子里自有那么多的风物可以去欣赏,文气也不会损失一分半毫。

再往前走,九儿看到了“5D全息影院”几个大字,她如坠入云里雾里,心想这个世上怎么有这么多新奇的玩意儿。旁边的人还说:全息影院里大家看到的画面,每一秒的制作成本多达元。九儿一拍脑门儿,心想,我的娘哎,一秒元,这里面到底有啥玄机?

好奇心一上来,九儿一定要进去看个究竟。刚进门,九儿就吓了一跳,自己一脚迈进了一个悬崖。太玄了,身临其境,屏幕中的子弹射出来,全场的人都唏嘘躲避,因为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射向自己的子弹。全息技术原来这么玄妙呀,九儿听旁边的人介绍,全息技术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影像和重现影像,全息影院就是采用全息摄影的方法制作和显示的电影,形成的影像是立体的,并有纵深感,怪不得九儿一进门就觉得自己掉进了悬崖。

九儿被这全息电影吓得够呛,赶紧遛达出了门口。抬眼一看,前面有一个陶然亭,九儿会心一笑,她还是喜欢这些东西。陶然亭的彩绘是专门从河北请的工匠一笔一划画上去的,据说这批工匠是去故宫做彩绘的同一批人。一个亭子都能如此用心,有这心气儿,我的酒坊还能做不好?陶然二字来自于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开成二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禹锡任太子宾客分司,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少傅。两人政治上共遭冷遇,抱团取暖借酒遣愁。“闲饮”看似消遣,其实各自心中有遣不尽的愁苦和郁闷,只有在酒后醉乡中求“陶然”之趣。

九儿天性豪爽,不喜欢那些凄凄惨惨叽叽歪歪的东西。看到一丛翠竹旁边有个水车,九儿来了兴致。也不管脚上的绣花鞋沾不沾水,就去转着水车玩起来。玩得累了,九儿就在院子里这儿一头那儿一脚地胡串悠。看完水里的一叶孤舟,旁边就有人念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九儿皱皱眉头,心想,都说文人酸,还真是酸得不轻,就这么一条木头船,你跟谁争渡?不过九儿真想去小船上拿起桨比划两下子,但是转了两圈发现船在水中央,自己根本上不去。

九儿且行且看,又在那棵六百多年的老柘树前驻足研究了一番。六百年呀,得经过多少轮回多少风雨。九儿算了算,要是再过六百年,自己会有几世的子孙?这个世上,其实最微不足道的就是人,一棵树,从你还没出生就站在这儿,一直站到这个世上没有你的时候还是默默无语地站在这儿。看过了古今不言不语,历经了风雨气定神闲。

九儿走过幸福长廊,穿过平安门,逛完小吃街,红高粱文学创作馆九儿不感兴趣直接绕道而过,又去莲池边看了一会儿锦鲤。她正盯着池中的莲花出神,管家罗汉满头大汗跑了过来。

“二少奶奶,竟然跑这里逛园子来了,你让我好找呀。”

九儿扭头看看罗汉:“这不是咱家?”

“嗨,我的少奶奶呀,您这真是喝多了呀。这哪是咱家,这是人家东北乡新打造的网红打卡地红高粱文化大院呀。”

邱文英,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水利作协主席团成员,

作品获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

嘉实文化

这篇文章不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