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先说明一下,我还没完整阅读文中提到的小说原文,文中大部分对于小说的描述来自多个英文书评网站的介绍,在文尾会一一列举。(以下文字全部涉及剧透)
作者:喃喃;“超载乐队”经纪人,《波西米亚狂想曲》嘉宾,微博
喃喃overloaded
纳粹时期《禁室培欲》是如何变成希特勒版《月升王国》的?
导演塔伊加·维迪提(TaikaWaititi)在一次放映见面上,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自己的母亲推荐了一本小说,他看了一半就放下书着手改写剧本了。怪不得。这样就能很好地解释一本充斥着令人不安的暗黑、阴郁甚至病态的,和搞笑完全不搭边儿的严肃小说,为何会变成了《乔乔的异想世界》这样一部戏谑、温情的童真小品。出生在美国、父母分别是比利时和意大利人的新西兰女性作家克莉丝汀·鲁南斯(ChristineLeunens)创作的这本小说“CagingSkies”(目前应该还没有出版中译本,我擅自先将它暂译为《笼下苍穹》),试图通过一个在特殊时期的悲剧,探讨非常态的迷恋、极端男权、仇恨、纳粹主义、民族主义等等话题。甚至有读者将这部作品比喻成“大毁灭背景下的《洛丽塔》”。简单来说,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采用了小说的主要故事架构:一个崇拜希特勒、信奉纳粹主义的小男孩,在意外中受了伤,在家休养的时候偶然间发现家里的密室里藏着一个犹太小女孩,同时也发现了母亲其实是一位反纳粹人士的秘密。男孩和女孩从互相敌视到逐渐成为了好朋友,男孩甚至产生了少年情愫。母亲不幸被发现了身份处以极刑,而后战争结束了,男孩为女孩打开大门,两人在阳光下起舞。那么实际的原著小说又是怎样一个故事?电影在改编时做了怎样的取舍和改动?孰是孰非,谁高谁低,相信看完这些对比,每个人心中应该会有各自的答案。先简单说说几个小小的不同:男主和父母、奶奶生活在奥地利,而非影片中的德国;男主在故事发生时是15岁,在电影里他只有10岁;男主在一场空袭中受了伤,当时他已经作为童军入伍,电影中改成了希特勒青年团的活动;这次受伤在电影中只是一道伤疤,小说中男主的伤要重很多:半边脸面瘫,一只胳膊也残疾了;在小说中,从男孩发现女孩到战争结束,时间跨度并不像电影那般只有几个月(此处是仅凭个人观影感觉所得出),而是持续了四、五年;男主的父亲因反对纳粹被捕后送往了集中营,母亲的命运和电影中差不太多,但不如电影那么戏剧化和“叛逆”。(以下广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