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小白遭遇发展瓶颈是因为这三件事没做好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

此前,没喝过江小白。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去家附近的烟酒店(坐标:北京)看了一下,一瓶ml40度的江小白零售价是18元,这个价格并不便宜,同样容量的牛栏山二锅头和红星二锅头是6元左右一瓶。

可以看出,江小白曾经异军突起,并不是靠低价格,而是有其相对特殊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江小白真的如网上传言的那样,很难喝吗?”

在我品尝江小白的同时,沉寂多时的江小白,总算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

年10月21日,有媒体报道,华信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入股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跻身江记酒庄的第三大股东。

企查查显示,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是江记酒庄第一大股东,持有58.03%的股份;而华信资产是重庆市江津区国资委控股的国有独资公司。

江小白年创立于重庆,走过十年的江小白为白酒圈带来了不少创新,一度也曾风生水起。然而近一两年,江小白遇到了发展瓶颈,也可以说是遭遇了坎坷。

如今,国资入股江小白旗下酒庄,为江小白送来“大礼包”,让其可以有更多资金投入,推动业务发展。

而江小白之所以会遭遇坎坷,主要是三个方面没做好。江小白能否借国资入股的契机,真正突破发展瓶颈,改变消费者对其的固有印象,也取决于在这三方面,能否取得突破。

第一、能否持续成功创新?

江小白此前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江小白找到了年轻人这个被传统白酒企业忽视的群体,并且靠独特的创意营销和售卖渠道,打开了市场。

中国白酒按香型主要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按照价格带分为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中低端白酒。高端白酒主要是茅台、五粮液的主打产品,市场零售价在元以上;次高端白酒主要是指市场零售价到元一瓶的白酒,主要由洋河、山西汾酒、郎酒、舍得等酒企的主打产品占据市场,中低端白酒是指价格市场零售在元以下的白酒。

中国白酒的格局,近些年来基本没有变化,茅台、五粮液高高在上,泸州老窖、洋河、山西汾酒等争夺第三的位置,后面还有古井贡酒、今世缘、舍得这些追赶者。

而且白酒的酿造方式没什么科技含量,大家的酿造方法也都差不多,同质化严重。

江小白的创始人叫陶石泉,以前在金六福做过销售。他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白酒企业不重视年轻人这一消费群体。

所以他创立的江小白主打青春小酒、年轻小酒的概念,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另外,江小白还找到了餐饮市场小聚小饮这一推广渠道;江小白主打毫升小瓶装,年轻人能喝完,减少浪费。

有业内人士将江小白的成功之道总结为:精准的定位、塑造人格化的品牌、便捷的获取方式,江小白依靠这三点在一片红海的白酒行业找到了一块蓝海。

不过,品尝过成功的滋味之后,江小白或许是有些飘飘然了。

有媒体报道,年-年,江小白销售收入分别突破10亿、20亿以及接近30亿。

自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小白就未再公开披露过业绩数据。年11月,陶石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年销售收入是模糊的20多个亿。

由此可见,近几年江小白的增长已近停滞,营收甚至有可能出现了下滑。

年5月,江小白又被曝出要大幅裁员。

江小白目前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疫情。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年全年,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6,亿元,增长18.6%;利润总额1,亿元,增长33%。年上半年,全国规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6.5%。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34.6%。

江小白真正的的问题在于缺乏持续成功创新的能力。

近几年,老牌白酒企业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传统酒企,看到江小白在年轻人中爆红,也开始进入江小白占据的细分领域,例如郎酒旗下的小郎酒,出了毫升的产品,被消费者清切地称为小歪郎。口感好,对年轻消费者也很有吸引力。而江小白在光瓶酒小酒市场份额占比则大幅缩水。

近年来,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青梅酒叫“梅见”,由纯高粱基酒配以糖渍青梅汁调配而成。梅见能否像曾经的江小白一样,吸引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成为爆款产品,还很难说。

第二、能否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

没喝过江小白之前,我一直认为江小白不好喝。

然而,我品尝过40度清香型江小白之后的感受是:清爽、易入口、有回甜,并不难喝。

我曾经认为江小白不好喝,是受网上负面信息的影响。

江小白有一个挺致命的弱点,就是在互联网上的口碑极差,大量的网上文章、视频,后面的评论都可以看到有人说江小白口感很差、很难喝。被舆论认为营销噱头大于产品。

相信会有一些人觉得江小白难喝,但以我的个人体验,还不至于出现完全一边倒的评论,这背后其实暴露出江小白不善于处理媒体关系,难以管控舆情。

中国头部白酒企业都非常重视和善于处理媒体关系,在处理关系方面:茅台豪横、五粮液和美、洋河绵柔、郎酒细腻………可以说各有特点。

能否进行合理且必要的投入,改善和媒体的关系,对江小白也是一项重大考验。

第三、是否有能力进军中高端市场?

近年来,白酒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利润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中低端白酒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毛利率下降。在此背景下,白酒企业纷纷发力高端、次高端市场。

跟随消费升级大趋势,很多酒企纷纷进行产品升级。例如,这几年比较活跃的水井坊、舍得、今世缘等,它们属于全国性品牌,相对强势,有能力利用自己的强势市场地位、广告资源投入和资源组织能力,来推动产品升级。

江小白公司及旗下企业并未作出过向高端、次高端努力的尝试。

面对营销过剩而竞争力不足的情况,江小白也试图进行产品升级。年,江小白推出了52度金盖酒,说是要对标元~元价格段产品的产品,但在京东上的单瓶ml售价也只买元,仍然是一款低端价位的产品。据说,销量也并不理想。

近年来,一些白酒新物种,如49坊,一开始就定位中端、次高端,甚至推出了高端价位产品。

江小白公司及旗下企业是否有可能实施多品牌战略,推出价格更高且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产品,增厚利润,靠高毛利来抵御市场波动和突破发展瓶颈?想必江小白也在尝试并试图给出答案。

疫情总会过去,在资本的支持下,江小白能否解决好以上三方面的问题?迈过坎坷,重获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