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艺谋执导的谍战大片《悬崖之上》目前仍在院线放映,票房已突破十亿,豆瓣评分9分,通过观众所带来的良好口碑再次彰显了大师级的作品所爆发的威力。与此同时,观众也有幸再次欣赏到了张艺谋在影片中所呈现的色彩美学。
熟悉张艺谋电影的观众都知道,他在自己作品中所渲染的色彩无不用其极。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对色彩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一帧画面和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副绚丽的中国画,对场景以及人物服饰的调色非常独到,从画面的颜色可以表达出场景的氛围和人物内心的变化。好莱坞顶级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曾不无羡慕地说,张艺谋是可以用色彩讲故事的导演。
在张艺谋的早期作品中,红色、黄色、绿色、黑色的交替运用使影片呈现的画面既有热情奔放的宣泄也有暗藏杀机的压抑。影片《红高粱》中,张艺谋以泼墨的手法大肆渲染红色作为主题基调,一望无垠的红高粱搭配巩俐的红棉袄、日落前的残阳搭配满地的高粱酒,与血水混为一体,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满银幕的红,深红与浅粉红交相辉映,很有层次感,给人一种压抑下复仇的怒火得以爆发和释放。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中也是以红色为基调,当然还有以黑色和蓝色作为陪衬。而在《十面埋伏》中大量使用了绿色;《英雄》中体现秦始皇皇权的画面则是以黑色为主等等,今天我们谈谈《悬崖之上》的色彩运用。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很少涉及的一部谍战题材影片,从观影后的感受来讲,张大师的这部作品很有内涵和深度,不拍是不拍,拍了就是一部上乘之作。在这部影片里张艺谋主要运用的是黑色和白色,黑白相间的交替运用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刺激之感,同时,白色也提供了纯洁和温暖。整部片子时长分钟,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从影片开始雪就一直下,在这里,白色主要就是雪,白色既代表了我党特工人员对党的忠诚和纯洁,也隐喻了在恶劣天气下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复杂和艰险。影片中除了白色就是黑色,大雪笼罩下的哈尔滨是一片暗黑色的建筑,以及人物身上的黑色礼帽、黑色手套、黑色皮衣和风衣,还有那冰冷的黑色手枪。营造出了在敌人统治下的阴森恐怖和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还以黑色映衬敌人的冷酷与决绝和我特工人员在隐蔽战线的危机四伏。
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点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及马迭尔宾馆等处,暗黑色的西方建筑风格巍峨挺立,庄严肃穆,在白雪皑皑下更显得冰冷萧杀。张艺谋用黑色和白色的强烈对比,非常符合谍战影片的悬疑、暗杀、接头等表现元素,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张艺谋对色彩的考究也源于对美术的情有独钟,也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运用,在他导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就尽情展现了他对色彩的极具渲染,惊艳了世界。《悬崖之上》中,在树林里或者中央大街的镜头里,无论是俯拍还是仰拍,都给人一种泼墨画的意境,画面十分考究,尽情抒发和展示了张艺谋的电影美学。
《悬崖之上》中除了黑白色的交替运用,其中红色也起到了强烈的点缀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鲜血上。影片一开始在树林里的打斗场景中,殷红的鲜血喷洒在洁白的雪地上,衬托出雪更白,血更红。张译饰演的张宪臣被动用酷刑的时候,满脸满身的血水往下淌着,这样的血不是特别红,因为血里混杂着被浇过的冷水,还有汗水,或者眼泪,非常的真实,隔着银幕都使人感到那种非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这样的色彩处理无不凝聚着张艺谋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
感谢您的阅读和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