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我梦见杂交水稻像高粱一样高 [复制链接]

1#

不存在编者按

今天中午,袁隆平先生走了,享年91岁。

他说“想让中国人吃饱肚子”。因为杂交水稻的诞生,我们不再挨饿,后来,我们把菜种到了太空。

中午看到消息时,我们正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听航天员和科学家介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食品:多种主食副食,干粮炒菜饮料鱼香肉丝冻草莓啥都有,天宫空间站里还可以实验种菜种稻。

“中国人肯定讲究口味,饮食在太空里是个大事。”

中国人对“吃饭种地”的执着刻在基因里,几千年故土情结和农耕文明在星辰大海里的延伸,除了“走哪都要带着家”,还有“走哪都要种点粮食”。

《小灵通漫游未来》里,人造粮食厂的人造大米把所有人都喂得饱饱的,种天然水稻只是为了换口味。《三体》里,最后仅存的两个地球人在小宇宙里也种了块地,机器人手握小耙一点点平地,宇宙深处也有了金黄的麦浪。

从地面到天空,如今连头顶这片最荒凉最渺无人烟的地方,也有了吃的。

袁隆平先生去往历史,航天成就和科幻作品去往未来。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把水稻种满星河深入,太空培育的稻子大到可以乘凉......

“当我们走向星辰大海的时候,当我们在宇宙里面种田的时候,如果飞船里面有哪怕一束稻穗,也请记住他的名字。”

???

“我梦见杂交水稻像高粱一样高,我们在稻穗下乘凉”——有关袁隆平的几件小事

*文章转载自果壳

作者

麦芽杨

编辑

odette

01

袁隆平做过两个梦。

一个是真实的,叫“禾下乘凉梦”。这个梦的名字,是他特意命名的。细节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描述是:我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后来他把这写进了《我有一个梦》歌词:“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

一个是期许的,叫“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增产的粮食至少多养活四五亿人。

他在很多场合下讲过这两个梦。

年在武汉大学讲过。听闻他来,原本只能坐人的礼堂来了多人,最后演讲挪到了操场,袁隆平拿着扩音喇叭做了这次演讲。

袁隆平在武汉大学演讲丨凤凰网

年,他在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讲过。他说,希望杂交水稻能够走向全世界,希望自己90岁时争取杂交水稻亩产能够达到0公斤。

年4月28日,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他再次讲起了这两个梦。“在我有生之年,亩产0公斤我也不满足。我还要向选育第五期、第六期超级杂交稻进军,直到实现‘禾下乘凉梦’。”

02

年11月2日,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7公斤。当年7月份,已经测得早稻的平均亩产是.06公斤。

这意味着,袁隆平团队的双季稻亩产突破了公斤。

直播画面中,袁隆平连声说“好”。心情如何?“Morethanexcited!”

开心得像个90岁的孩子。

03

袁隆平的头衔太多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一下子很难分清究竟哪个更厉害。

没关系,你只要记住这句就好了:他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以及,他开发出的水稻杂交系统,经过千千万万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亩产——也就减少了我们对农田面积的需求。他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环保英雄。

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评价:“袁隆平为中国解决贫困与饥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还给极少数人上了难能可贵的一课,东方农业科学的成就已经超越它的发源地西方各国。”

04

年,在长沙举办的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研讨会上,袁隆平作了题为《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学术报告,提出今后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构想: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再向“一系法”发展,这样育种程序由繁到简,能节省更多时间和种质资源,加快育种年限。

年,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曾去袁隆平实验室参观,在显微镜下观察了一张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的胚胎切片材料,说,“只看到一个点。”袁隆平解释,这是一项超前研究,我们希望用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来固定杂种优势,这样杂交水稻就不需要年年制种了,这就是一系法杂交稻。

其实,即使最开始的“三系”研究,也不容易。

年2月,《科学通报》发表了袁隆平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在这篇论文中,他将水稻的不育性分为三类:无花粉型、花粉败育型和部分雄性不育型。并做了预测: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找到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给水稻带来大幅度的增产。

这篇文章冲击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首开杂交水稻研究先河。

这篇论文发布后不久,《科学通报》停刊。

袁隆平表示:真是万幸,赶上了末班车。如果不是赶在停刊前发布,杂交水稻的成功或许会滞后若干年。

05

年,袁隆平在英文报告开场自嘲“IspeakbrokenEnglish(我英语说得很不好)”,但观众的反馈是:流畅,全程几乎未见停顿或错误。

有网友说:“原来他还会说英语?对不起,没有不敬的意思,可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位农民伯伯……”

袁隆平英文很好。这一点,他归功于母亲的影响。小时候,母亲就经常把孩子们围在身边,教他们说英文、给他们讲童话故事。

80岁生日晚会上,他说,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是母亲: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英文很好的袁隆平曾调侃太太邓哲“英文不好”,说带太太去伦敦开会,怕她走丢,就给她个写有旅馆地址和电话的牌子,又教她两句英文,一句是,Excusemesir,一句是canyouhelpme?

邓哲曾上过袁隆平的遗传育种课,年,两人再次相逢时,她在县农业局做技术员。两人闪婚,从此相伴一生。

她一直是他坚定的支持者。“三系杂交水稻”的设想,曾遭到不少怀疑。但邓哲相信这一定会实现,她和袁隆平一起在稻田寻找适合的样本,帮他整理和分析数据。

特殊年代,袁隆平告诉邓哲,要做好分手的准备。她的回复是: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搞你的杂交水稻。

06

袁隆平喜欢拉小提琴。年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科学在中国》文艺晚会上,他演奏了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

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刚毕业的袁隆平服从分配,来到湖南安江农校当教师。当地偏僻落后,母亲担心他吃苦。袁隆平安慰她:按照沈从文的说法,那个地方风景和环境都不错,何况我还会拉小提琴。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他去买了把小提琴。

第一年,分配给袁隆平的教学任务不是教农学,而是教俄语。当年的学生回忆:袁老师不那么讲究,有时黑板写满了,他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当黑板刷。第二年,他才干回本行,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

这些学生是幸运的。他们这位好玩的老师,差一点去当了飞行员。

在西南农学院读大学时,袁隆平有两个遗憾:参加游泳选拔赛,因为腹泻影响了发挥,只拿了第四,只差一名没能入选;想当飞行员,体检都合格了,形势和政策变了:国家需要经济建设,大学生飞行员一律回学校继续读书。

后来袁隆平调侃自己:只好去搞农业科研了。

07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了小行星通报第号,将年中科院河北兴隆观测站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国际小行星中心给它的永久编号是。在此之前,这颗星的暂定编号是SD1,SD恰好是汉语水稻的缩写,故此命名为“袁隆平星”(Yuanlongping)。

有天文台请袁隆平去看那颗小行星,他没去。“小行星麻烦呀,会闯祸的,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撞地球,比几亿吨级的氢弹还厉害。但我的那颗星是循规蹈矩的,不会做出格的事。”

“出格”的事,其实他也做过不少。

他总是发现和别人不一样的角度。老师在课堂上讲故事,说牛顿为了家里的猫进出方便,为大猫打了大洞,为小猫打了小洞。同学们觉得,牛顿做了蠢事,打一个大洞就够了——但袁隆平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不排除两只猫会同时要钻同一个洞,就会打架。

他喜欢提问,爱琢磨“为什么”。数学课上,老师讲到“负负得正”。袁隆平问,为什么会负负得正?老师被问得愣住:你记住这么运算就行了。很多年后,袁隆平见到数学家吴文俊,还提到这件事,说,数学才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问老师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现在也没弄清楚。

年幼时就更不循规蹈矩了。

3岁的时候,他看到祖母抽水烟袋,发出咕噜咕噜的水泡声,就偷偷拿过来抽,被辛辣的烟水呛得难受,慌乱间摔坏了烟袋,被祖母发现,挨了打;看见铁匠经常将铁钉含在嘴里,也学着衔个铁钉,翻跟斗时不小心把钉子吞进了肚子。

这个调皮的袁家次子,年9月7日(庚午年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平(现北京)医院。中文系出身的父亲,依照袁家的辈分,结合出生地“北平”,给他起名“隆平”,小名“二毛”。

——————————

年5月22日,真是个黑色的日子。

除了袁隆平先生,还收到了三位老先生离开的消息,他们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

借用一句不能更俗的表达:一个时代在渐渐远去。

此前,一直期待能邀请袁隆平院士来果壳承办的“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做一场演讲。

今天起,没有机会了。

他好像神秘得不得了,难得一见。求见者自是很多,有位人大代表,在长沙住了一个星期,想见袁隆平。袁隆平说,我和他好像没什么关系嘛。

但若是和水稻、和农业有关的人来求见,容易。山西农业从业者潘西洋曾见过他很多次,在袁隆平的办公室,或者袁家。助手叮嘱潘,谈话控制在10分钟内啊。只是一说起肥料、土壤改良、水稻倒伏、食品安全这些话题,袁隆平的谈兴收不住,最后聊了半个多小时。

他又好像无所不在,在科学家这个群体中,属于少有的“出圈者”。他的出生证明显示接生者是“林巧稚”——都足以引发一个热搜。

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很多充满善意调侃的“袁隆平梗图”。比如,曾有一个广泛传播的梗:“你管我,我吃你家大米啦?”有个“神最右”回复,放出了袁隆平的照片:“还真是吃过他家大米。”

他曾说,现在找我签名、照相的都是大学生、年轻人,说明社会对科学工作者越来越尊重。我感到与过去不同的是:科学家与艺术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尊重,崇拜科学家和艺术家,这是好现象。

袁隆平先生千古。

*感谢潘西洋、Ent、刘平平、胡启辰对本文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袁隆平传》姚昆仑著

[2]《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唐·帕尔伯格著

[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