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土高粱和酒老电影红高粱的意象之美 [复制链接]

1#
云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中,黄土地、高粱、高粱酒三个基本意象和红黄蓝三个主色调的搭配,使电影本身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它通过对人们原始生存状态的描绘,把生与死,爱与憎,黑暗与光明,压迫与反抗交织在一起,揭示了渴望自由的人们对命运和旧势力的抗争,并为此付出了血与火的代价,力图发掘作为“人”的原始生命力中纯真与自然和谐之美。

广袤的黄土地,一点红轿并几个轿夫及吹鼓手欢快的闪烁,是赭黄色画面上的唯一生命。亘古不变的色彩,凝重深沉饱含沧桑;无边的青纱帐里透出勃勃生机;浓郁的高粱酒,点燃了华夏儿女的血性。电影《红高粱》自始至终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一组特写镜头,勾勒“我奶奶”九儿出嫁的场面,开脸儿、梳头、戴镯子……向人们宣告又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将要走上祭坛。在“道德”面前,女人永远只能等同于一头骡子,面对强大的落后势力她们无力反抗,这,便是两千年中国妇女的历史性悲剧。对此,九儿表现出一种反常的冷静,坚毅还是麻木?九儿把一把剪子带进轿里,揣在怀里。

轿外的汉子,那雄健的肌肉,泛清光的头皮无不显出生命的活力。然而,在茫茫黄土的掩映下,这唯一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与稚嫩。黄色滤镜的使用,增强了色感,天是黄的,地是黄的,人是黄的,三者溶于一体,象征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宁静敦厚的品质,以及封建思想统治的根深蒂固和对新事物的压制。

一望无际的高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生命的不屈和渴望。余占鳌砍倒几十棵高粱,“在黑土地上垫起了一处圣台”,和九儿完成了对封建道德观念的彻底反叛。影片通过几株高粱的随风摇摆,诗意地处理了小说原作中大胆直露的描写,简洁含蓄,充分突现了人性的自然美。

影片结束时,余占鳌的呆立和一株高粱迎风狂舞两个镜头形成鲜明对照,借此发掘人物内心深处剧烈的情感激荡,伴以片刻的沉寂,表明余占鳌陷入巨大的悲痛与失落之中,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效果。

高粱酒,在影片中始终扮演了一个不说话的角色。喝酒、酿酒、泼酒、祭酒,影片各个段落通过“酒”的场景衔接起来。同时,在这些场景中大量使用了红色滤镜,酒成了血,在血管中涌动扩张,振奋着每一个“人”原始的本能的冲动;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复活,使压抑了几千年的生命的张力突然爆发,冲决一切凝滞与落后,荡涤千年沉疴,诞生新的希望。

炸军车一节中,酒坛迸裂,血酒泼洒,点燃了炎黄子孙不屈的性格,所有的懦弱、奴性、逆来顺受统统被踩在脚下,丢在火里焚化;高粱地里冲出擎火的汉子,极不和谐的长号嘶鸣——这本应是娶亲的乐曲——给人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感,不由得联想起或扒人皮的那幕惨剧。

#张艺谋经典电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