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国实现了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并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百年来的梦想,终于在当今这一代人变成了现实。其中一点,就是因地制宜,不能蛮干。这让我想起下乡待过四年的北京怀柔喇叭沟的一个青年闹的笑话,他当年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头顶有些秃,小眼睛,小圆脸,短粗身材,是公社里第一个配马员。他的大名叫什么,我已经忘记了,而似乎全公社的人都称呼他“扛大杆儿的”,这个诨名形象、易上口,让所有人都记得牢,在脑海呼之欲出。
一
那年我十二岁,全家下放到山里当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尽管喇叭沟拥有一片原始森林,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动植物繁多,仿佛是人间天堂,但是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那时山里的农活重,拉犁豁地全靠人,生产力极为低下。县里一度提出的宏伟计划就是让村村都有马,用畜力解放人力,实现生产力的大解放。于是,村村都集资贷款买母马,寄希望于母马下小马,将来可以繁殖一大群,幻想将来都用大马拉车豁地,老少爷们就过上好日子了!
但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出现了,光有母马,没有公马,生不出马驹来。于是,喇叭沟门公社赶紧成立一个配种站,近三十岁的刘家二儿子,忽然间就成为吃商品粮的“公家人”,专司职配马。
其实,所谓的公社配种站,只有一匹枣红马和一个配马员。不过这匹马可真是旷世难得好马呀!它总是高昂着头,翘着尾巴,个头比一般的马又大又高,混身毛发红得像团火,油亮闪闪的,长长的棕毛,编成一缕缕红辫子还扎着红头绳,煞是好看,它的鼻梁上和四蹄处长着雪白的毛,真个如一片红霞衬着五朵白云,又如一团火炭闪着五点白光。又大又粗的马尾,竖起来像红松,垂下来像瀑布。无论谁见到这么雄壮的马,都会惊叹:“哇!真棒!真高、真雄壮威武的枣红马!”
每听到这样的夸奖,个头不高的配马人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是在夸耀他似的。不过最让他受用的是村里卢老爷子的夸奖。卢老爷子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见多识广,博学强记。平时爱喝高粱烧,几口烧酒下肚,卢老爷子便高兴地给大伙儿说书。我就是从他老人家那首次听到了少年罗成、李元霸、小五义、狄公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故事。卢老爷子赞美配种站的那匹枣红马堪比“赤兔马”,那是三国第一名马。传说“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登山,如履平地。赤兔马长什么样呢?卢老爷子传神地描述说:“那马浑身上下,像火炭般赤红,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追风逐电,甚至超过光速。此马先随董卓、后从吕布;吕布被杀后,被曹操转赠关羽,关羽斩严良、诛文丑多靠赤兔马之神速;关公遇难害后,孙权将其赐予抓住关公的头号功臣马忠,但是赤兔马绝食而亡。”
于是传说不胫而走,在山区每个人都把这匹枣红马视为“赤兔马”的化身,认为它是关公宝马的后代,带着一股威风凛凛的圣灵之气,让大家敬若为神明,被视为全山区最宝贵的财富,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雄性代表。可是,谁知这厮并不擅奔跑,没有人见到它飞也似地奔驰过,更没有人见到配马员骑着它快跑过,反而见到这厮时不时闹脾气,不愿意让配马员骑它,经常尥蹶子,配马员不得不徒步牵着它到各村去配马。
那一天,他牵马来到村里。正在给孩子喂奶的陈嫂“小白丫”笑着对配马员说:“刘二杆子,你拉大马干啥?”
“刘二杆子”是小媳妇们骂刘家老二的脏话,自从他吃上商品粮后,就“灶王爷放屁----神气噔噔”的,爱穿一身浅灰色制服,在以黑袄黑裤为普遍衣着的人群中,十分显眼。各村生产队长都恭敬叫他“刘技术员”,而只有“小白丫”敢照旧粗俗地骂他。
他爱答不理地说:“还能干啥?配马,让各村的母马都怀上驹呗。”
“啥?配马?!,你个二杆子,打一穿上这身灰皮起,就扛大杆儿了!”小白丫笑着说。
哈哈哈~,周围的人爆发出一阵哄笑。
听村里人对我解释,我才明白,村里人把配马配驴的人叫扛大杆儿的,有一种说法是,驴马那话儿又长又大,就像大杆儿枪,配马配驴的人需帮助驴马把那大杆儿枪扛起来才能对准地方,因此一提起“扛大杆儿”这个词就让大家哄笑不已。
“扛大杆儿!扛大杆儿!”孩子们也起哄高声喊起来。
此时的他,哭笑不得。他知道村里的小媳妇们最不好惹,不仅嘴如刀子快,而且还敢动手,欺负他身材小,力气小,有时还三五一伙,趁其不备,突然把他按倒在庄稼地,扒其裤子“看瓜”,就是把他的脑袋按在裤裆里,露出屁股被她们打。被“看瓜”的男人总在人群中抬不起头,被耻笑。
开春了,驴马发情,正是配马配驴的好季节。配马员真格地配起马来。配马已成为村村的头等大事。只要他和“赤兔马”一到,村里人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无论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对马的交配给予极大的热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