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s://m.39.net/pf/a_5112772.html莫言曾说:“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莫言写《红高粱家族》里的罗汉大爷正是这样的悲剧人物,“罗汉大爷为了骡子重新返回,酿出了一幕壮烈的悲剧”。
01贪恋两头骡
罗汉大爷是一个帮着东家打理酒窖的平凡农民。年,鬼子侵华,在山东高密修路,罗汉大爷和东家的两头骡子被押去修路。
因为没给监工送钱、盒烟,受到恶梦般的遭际。罗汉大爷从南往北被赶去搬石头,不情愿地埋头苦干,多次惨遭监工藤条抽打,几乎把他打成两半。
罗汉大爷带着伤,踉踉跄跄地搬起一块大石头,可恶的监工在他脖子上又抽了一藤条。罗汉大爷一个前趴,双手被石头锤破,下巴被碰得血肉模糊。
此时,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的出现搭救了罗汉大爷。中年人摸出一包烟,捏出一支,敬到监工嘴边咬着,又替他点燃,说“犯不着跟这根糟木头生气。”
中年人索性把整盒烟塞进监工口袋里,又恶又贪的监工毫无察觉似地哼了一声,手掌压住口袋,转身走了。等监工走远,中年人和罗汉大爷一语道破:送他点钱或烟,勤懒不要紧,专打不长眼的。
午饭后,罗汉大爷又看到监工那张笑面虎般的脸,想起自己身上的痛,萌生了逃跑的念头。
心有所想,必有所应。深夜,一条黑影飞出栅栏,鬼子哨兵“嗖”的一声突然倒地。中年人拎起哨兵手上东西,悄然消失。
罗汉大爷缓过来时,才明白这个来历不凡的中年人到底是个武艺盖世的英雄。为他开路,跑!越远越好!
可惜,罗汉大爷未能把握住,罗汉大爷本可以顺当地逃跑,可以逃回村里,躲藏起来,养好伤,继续生活。但是,他走到桥上时,听到一个不安分的骡子嘶叫声,东家的两头骡子还在敌人手里,他心生不忍。
罗汉大爷为了那两头骡子又折了回去。然而,幸运并不会多次降临在一个人身上,悲剧就此发生。
面对后退不肯走的两头骡子,罗汉大爷激起了复仇的火焰:“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
罗汉大爷就这么和两头骡子耗着,发泄内心的愤怒,错过了逃跑的好时机。天亮后,高粱地里,露出了血红的朝阳。
紧接着,空中传来尖锐的响声,人们看到骡马场上,一头骡子没了呼吸,头上立着一把铁锹,另一头半残坐着。
而血肉模糊的罗汉大爷被押着,惨无人道的鬼子叫来了宰猪人,把罗汉大爷的双耳、男性部位、脸肉分别卸了下来。罗汉大爷被剥成了肉核倒在了苍蝇漫天飞、血迹斑斑的骡马场上,人群里哀鸣震野。
02明哲保身
看了罗汉大爷的经历,从一开始替他捏了把汗、心惊胆颤到惨不忍睹。读来可悲可叹,可惜罗汉大爷不能明哲保身,在小说开篇不久就倒下了。
罗汉大爷的遭遇不禁让人醒悟:遇到不讲理的伤害,自己又不足以“杀一儆百”时,明哲保身才是精明人应该做出的正确选择。
虽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罗汉大爷这样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旁观者清。但是放在今天看,与其要那两头身外物,干脆让自己快马加鞭地回到村里。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时候,通达事理,认清时局,分析利弊的明哲保身比纠住“身外物”更为重要,要明白人才是造物者,没有人“身外物”都要归于零。
03不贪,明哲保身之道
不贪才能拥有更多。一时执念起,烦恼百倍生,小说中的罗汉大爷就是一时起了贪念,让自己跑不出命运的辘轳。
贪欲过多,不堪重负。就像一个远道而来的人,已经三天没吃饭,背上的行李又超过百斤。此时,忽然旁边来了个人,叫他再捎上一些东西,,佛说:“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不贪,过低配的人生,才能轻装上阵,打出响亮的战。不贪,不但包括物质,也包括人的念想,有时就是一个执着念想改变了人的一生。
看到别人玩的那款游戏很炫酷,要充币;手机很前卫,要一个;住宅很豪爽,要一套。于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费了脑门心思。
就像近日网友爆料的这名男子:因为想用公积金买房,起了“假离婚”的贪念,老婆不同意,争吵过后,老婆离家出走了。
总像个金手指一样向外趴东西,什么非要去争“得”,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人生有舍才有得,人总要降服自我执着的贪念,打理好自己,才是明哲保身之举。当断不断,当舍不舍,麻烦就来了。
结语
一个遇事能明晰事理,守底线,懂进退,抓大放小,保护自身的人才是处世能人。这世界,少一些索取,多一些明哲保身的给予,方能从容过好喜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