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我市与贵州仁怀酒业协会联合召开红高粱产业发展座谈会。分析研讨高粱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积极推进高粱订单种植和产销合作,加快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与会人员围绕高梁产业发展进行发言,并初步达成高粱订单种植合作意向。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闫全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孟伟,中国贵酒集团副总经理、贵州仁怀酒业协会副会长宋兵,贵州玖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春军出席会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振海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商丘发展高粱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商丘种植高粱历史悠久。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高粱是商丘当地口粮之一,高粱种植面积占秋季作物的80%以上。二是商丘种植高粱气候适宜。商丘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无霜期约天,有利于农作物生育生长和营养积累。三是商丘种植高粱有技术支撑。市农林科院自上世纪60年代初就成立高粱研究室,一直坚持做好高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也是我省唯一一家不间断做高粱研究的单位。全市拥有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现有初、中、高技术人员余人,有高素质农民3万人。
会议强调,一是发展有机生态高粱,抓好订单种植。发挥高标准农田作用,在示范区开展订单种植,选择有机生态矮化高粱品种,用于酿造高端白酒。二是延长高粱产业链,提升高粱价值。依托商丘旅游文化,打造高粱文化园,张弓、皇沟、汉梁、睢酒等文化园,以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以文化带动高粱种植。积极承办有关活动,进一步推介酒文化和高粱文化。三是出台发展产业政策,发展高粱产业。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出台有关高粱种植补贴,金融政策鼓励以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种植模式,高粱种植保险等相关政策。同时,鼓励民营资本支持高粱产业发展,通过补贴良种、加价回收、企业+种植户模式进行订单种植,扩大高粱种植面积,推动高粱产业发展。四是加大高粱科研力度,搞好示范推广。目前,市农林科学院有高粱不育系40余份,品系材料余份,有苗头的优良组合6个,预计未来3-5年可以培育出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良酿酒型高粱新品种2-3个。市农业农村部门还要引进部分适合在商丘种植的高粱新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
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杨旭华通讯员王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