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土壤消毒、整地施肥、播种、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平凉旱作高粱全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
高粱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能在多种土壤上生长。但要使高粱高产,必须选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pH为6.2~7.8、结构良好的土壤为最好。前茬以豆类、小麦、玉米、马铃薯、烟草为好。最忌连作。
2、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气候条件,宜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良品种,如平杂8号、平杂6号、本粱3号、沈杂10号、吉杂、吉杂等。选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3%,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低于g/kg。
3、土壤消毒
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春季整地时用40%辛硫磷乳油7.5kg/hm2加细土kg制成毒土在田间撒施防治。
4、整地施肥
4.1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伏、秋深耕,深度23~30cm,均匀一致,不漏耕。适时耙耱,灭茬,冬春镇压,保墒提墒,达到秋雨春用之目的。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播前7d要浇透水。播种前必须要精细整地,使耕作层上虚下实无坷垃、地平墒足无根茬。
4.2施肥
施肥量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结合春耕一次性施入有机肥kg/hm2、普通过磷酸钙kg/hm2、氯化钾kg/hm2。生育期追施尿素kg/hm2。
5、覆膜
5.1覆膜时间
5.1.1秋季覆膜秋末土壤封冻前(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覆膜。
5.1.2顶凌覆膜早春土壤昼消夜冻时(一般3月上中旬)覆膜。
5.1.3播前覆膜时间依土壤墒情而定,墒情好时可提前覆膜待播,墒情差时要等降水后抢墒覆膜待播。
5.2地膜规格
选用幅宽cm、厚度0.01mm的普通白色地膜。
5.3覆膜方式
5.3.1机器覆膜选用联合作业机从地边开始一次完成开沟、起垄、整形、覆膜、施肥、覆土、压膜一体化作业。同时要经常检查地膜,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
5.3.2人工覆膜覆膜时靠边线的膜边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膜边在大垄中间,每隔1m左右从膜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m横压土腰带。第1幅膜覆完后,将第2幅膜的一边与第1幅膜在大垄面相接,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接口处覆宽10cm的细土带压实地膜,依次类推。覆膜后7d左右,当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50cm打1个直径3mm的渗水孔。同时要经常检查地膜,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
6、播种
6.1种子处理
播前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做种,并晒种3~5d,播后发芽快、出苗率高、出苗整齐、生长健壮。用55℃温水浸种3~5min,晾干后播种,有增墒保苗和防治病害的作用。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3%加适量水拌种,并结合使用GKM1号超微粉体种衣剂、芽牌胶体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止黑穗病发生及地下害虫为害。
6.2播种期
一般当5~10cm地温稳定在12℃即可抢墒播种,平凉市最适宜播期为4月26日左右。播种过早幼苗易遭春寒,过晚则影响产量。
6.3播种量
根据种子发芽率、整地质量、土壤温湿度、地下害虫为害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机播时适宜播种量为22.5kg/hm2。播种深度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使镇压后的播种深度达2.5~3.0cm即可,播种太深易粉种。
6.4播种机具调试及播种
依品种特性对播种机器进行调试,确定好下籽量,以免过稀或过稠。播后用土严封孔眼,以防跑墒。机械作业速度以慢2挡为宜,否则会发生播种孔与出苗孔错位。土壤黏重时应及时检查播种嘴是否发生堵塞。
6.5种植方式及密度
采用大小垄种植模式,大垄宽60~70cm,小垄宽40cm,株距14~20cm。适宜留苗密度为10.5万~12.0万株/hm2,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具体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而定。
7、田间管理
7.1苗期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易造成局部板结,出现畸形苗,应及时破除板结,助苗出土,以保壮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以保全苗。当高粱苗高3~4cm、3~4片叶时间苗疏苗;间苗后10d左右,苗高约10cm、5~6片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间苗定苗的标准是留大去小、去病去弱、留匀留壮。
7.2中后期管理
高粱拔节期后生长迅速,至抽穗开花期间,是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散粉后仍需一定的肥水,运用三攻法(攻秆、攻穗、攻粒)施肥,可确保主穗早熟丰产。
7.2.1施攻秆肥施攻秆肥可保证前期长势良好,为后期生殖生长打下基础。底肥充足或施过种肥、幼苗生长健壮的,可少追或晚追;若底肥差,数量少,幼苗显缺肥症状时,要多追或早追。一般在6~7叶展开时追施,追肥以速效氮为主,施量不宜超过追肥总量的20%~30%。
7.2.2施攻穗肥高粱拔节至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也是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应抓紧追施攻穗肥。追施量一般为追肥总量的60%~70%,通常在喇叭口期(14~15叶孕穗期)进行。同时,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70%时,如有灌溉条件应及时灌溉。
7.2.3施攻粒肥根据田间高粱生长情况及时补施攻粒肥,保证后期不脱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避免输导系统早衰,有利于养分的制造和有效地向籽粒转运,使籽粒饱满,获得高产。追施量为总追肥量的10%,过多会造成贪青晚熟。此时,也应保持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遇旱灌水,遇涝排积。
8、病虫害防治
8.1虫害防治
平凉地区高粱的主要害虫有蚜虫、粘虫、玉米螟。蚜虫发生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g/hm2兑水kg田间喷雾防治,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粘虫幼虫3龄前对药剂敏感,是防冶粘虫的最佳时期,可用18%杀虫双水剂mL/hm2兑水kg,或国际单位/mL科诺千胜g/hm2兑水kg对植株从上向下喷雾,以心叶内装满药液为度。也可以用3%杀虫双大粒剂15kg/hm2点心。同时根据成虫在干叶上产卵的习性,在田间插草把诱蛾产卵,将卵集中消灭,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早春玉米越冬化蛹前,将亿孢子/g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按用量g/m3喷于高粱及玉米秸秆垛上,以预防玉米螟发生为害。玉米螟发生时,可用18%杀虫双水剂~3mL/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g/hm2兑水~kg/hm2喷雾防治,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
平凉地区高粱的主要病害有黑穗病和炭疽病。黑穗病可采用药剂拌种结合田间拔除病株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拌种时采用GKM1号超微粉体种衣剂、芽牌胶体种衣剂,加种子量的0.3%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硫酸铜,药种质量比分别为1∶和1∶。高粱抽穗期经常检查,及时发现并拔除病株,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抑制病害的发生。炭疽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高粱孕穗期及时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
9、适期收获
高粱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此时籽粒饱满,淀粉含量高。平凉地区一般在10月1日左右进行收获。此时正值秋后阴雨,应抓紧收获。无机器收获的地方采用人工留秆割穗的方法,撒晒2~3d,机器碾压脱粒。收获后及时清除残膜,防止土壤和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