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无需多说,我国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虽然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是很多人读莫言的小说文字还是有些不太习惯,很不适应,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红高粱》
莫言的小说和我们通常意义上读到的小说名字是很不一样的,以《红高粱家族》为例,小说主要是因为莫言的小说的语言是采用了高密东北乡的方言来叙述的,在结构上,吸取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类型。小说有两个主线:第一个是我爷爷,也就是余占鳌率领土匪和村民组成的武装伏击日本的车队,另一个线索就是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也就是九儿,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两个线索是交织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小说中,这章讲着伏击日军的故事,故事还没完然后下一章就换成了我爷爷和我奶奶之间的爱情了。
我们都知道,莫言的红高粱受到了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同时作品中还用了意识流的写法,时空交错,穿插跳跃,非常的散漫和炫目。
莫言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特点,下面我将会在摘录出小说中的几个部分,大家就会看出这种不一样的风格来。
第1部分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敌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
是不是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开头很像呢?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第2部分(魔幻现实主义的体现)
为什么一泡尿竟能使一篓普通高粱酒变成一篓风格鲜明的高级高粱酒?这是科学,我不敢胡说,留待酿造科学家去研究吧。后来,我奶奶和罗汉大爷他们进一步试验,反复摸索,总结经验,创造了用老尿罐上附着的尿碱来代替尿液的更加简单、精密、准确的勾兑工艺。
忙高粱酒里撒泡尿,高粱酒的味道就更香醇,这个听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是不是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呢?
《红高粱家族》
第3部分
父亲想着的罗汉大爷去年就死了,死在胶平公路上。他的尸体被割得零零碎碎,扔得东一块西一块。躯干上的皮被剥了,肉跳,肉蹦,像只褪皮后的大青蛙。
这一部分,主要是莫言小说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审丑。语言的描写非常的原始粗野,仿佛是没有经过打磨一般,充满了乡土气息。
第4部分
轿夫们用力把轿子抖起来,奶奶的屁股坐不安稳,双手抓住座板。
“不吱声?颠!颠不出她的话就颠出她的尿!”
轿子已经像风浪中的小船了,奶奶死劲抓住座板,腹中翻腾着早晨吃下的两个鸡蛋,苍蝇在她耳畔嗡嗡地飞,她的喉咙紧张,蛋腥味冲到口腔,她咬住嘴唇。不能吐,不能吐!奶奶命令着自己,不能吐啊,凤莲,人家说吐在轿里是最大的不吉利,吐了轿子一辈子没好运……
巩俐版的戴凤莲(九儿)
这里之所以做出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和电影版的红高粱相对应,也就是说电影版《红高粱》里很好地还原了小说中的这一段情景。尤其是电影中,配上了抬轿的那一段歌曲,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总的来说,莫言的《红高粱》其实并不是容易特别好理解。那这里主要在宣扬的是两种精神,一种是酒神的精神,一种是红高粱的精神。既扫除克制,尽情释放生命的本能和欲望,以及红高粱的坚韧不屈。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卷首语来结尾:
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
也许我们常说的的民族精神,就是扎根于此的吧!
红高粱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