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艺谋筹拍红高粱时,借了4万块钱,让 [复制链接]

1#

当年,张艺谋筹拍《红高粱》时,借了4万块钱,让个农民帮他种高粱地,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张艺谋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

年,36岁的张艺谋首次登上荧屏,出演《老井》拿下了3座影帝奖杯:百花影帝、金鸡影帝、东京电影节影帝。

虽然他一夜成名,但是并没有捞到多少油水,于是身为摄影师的他想转型当导演。

年,张艺谋看到了莫言写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他一狠心最终用元买到电影改编的版权。

首先就是选角,男女主角选了很久,最终决定由巩俐和姜文主演。

接着就是选地址拍摄,这可是个大难题,摄影师出身的他,对画面的要求非常严格。选址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电影是否有美感。

为了选址,张艺谋跑遍了大江南北,可是结果很失望,没有一个地方有莫言小说中的那片人高的红高粱。

无奈之下,他借了4万块钱,连夜坐车赶到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希望能找到一点点关于红高粱的传说。

然而那里10多年都没人种红高粱,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川,偶尔能见到的也是极小的一片,要是用来拍电影几乎不可能。

没办法,张艺谋只好召集名高密村民,他拿出钱跟村民说:只要你们种出高粱,这4万就给你们了,粮食我也不要了。

农民大哥一看,这么好,给自己种粮食还有人给钱,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吧!

于是一个个乐呵呵的把合同给签了,临走的时候,张艺谋叮嘱他们:你们一定要种那种旧品种的高粱,可以长得比人还高,不能种新品种,太矮了拍不了电影。

农民大哥们嗯嗯回应着买种子去了,张艺谋也放心的坐车返回家。

眼看着一个多月了,张艺谋寻思高粱也快长得差不多了,开始张罗着准备开拍的工作,《红高粱》剧组一行在张艺谋的带领下,开往山东高密。

路上,张艺谋幻想着那花了4万块钱的红高粱一定比莫言的小说里描述的场景还要迷人,心里乐开了花,嘴角露出来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等张艺谋到了高粱地里一看,他的心如掉进了冰窖,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只见地里的高粱长得就像没剃好的头,高矮不平,原来很多都是新品种的高粱。

他怒气冲冲的找到那些农民,一问才知道有的人有私心,觉得反正最后高粱属于自己的,还不如种那种产量高的新品种,新品种长不高,但粮食是旧品种的几倍。

张艺谋气得不行,可是也无可奈何,他找到当地政府,请求他们支援几部洒水车。因为他不甘心,决定临时再种一批。

在张艺谋的监管下,又补种了一批旧品种,他又掏钱卖来一些肥料,发放给那些村民,让他们赶紧给高粱施肥,快速长快长高。

一次,张艺谋监工,发现有的村民特狡猾,他们浇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放肥料,而是把肥料省下来偷偷带回家藏在床底下。

张艺谋气得七窍生烟,停拍半个月,发动《红高粱》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到红高粱地里监工。

就这样,这块来之不易的红高粱终于在张艺谋的期盼下茁壮成长,几乎长到人高了,张艺谋总算松了一口气。

《红高粱》上映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那个票价只有几毛钱的时代,卖到了差不多万的票房。

80年代,一元钱差不多是一天的生活费,一月工资几十元到一百多不等,这样的票房收入,可谓天文数字。

这部神奇的作品冲破计划经济体制而生,呼应了那个年代渴望精神娱乐的人们的心声。

当时片中插曲,姜文男性荷尔蒙的呐喊,《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在大街小巷的传唱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抖音神曲。

据推算,当时每部电影的平均观影人次为两亿,《红高粱》的火热程度搁现在,票房肯定超《我不是药神》了。

张艺谋曾说,有两件改变他命运的事,一个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一个是拍了《红高粱》。虽然种红高粱的过程让他很揪心,但是最终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张艺谋也算是值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