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谁在黑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明星效应,马大 [复制链接]

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首歌,一部戏,一夜成名,瞬间暴富,致使“明星文化”大行其道,泛滥成灾。

再加上经纪公司,包装团队,不良媒体等等的疯狂炒作。慢慢的,使很多人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平衡,觉得踏踏实实做学问,下功夫,辛苦半生,不如人家一次出场的万分之一。自己的能耐比他们大多了,做老实人不值。

这一点,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网上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美国疫情关心的人是不再少数,但与“罗志祥事件”,明星发了一个十几个字的动态,就有几十万点赞,几万评论,是不是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呢?

于是,他们开始动心了,羡慕了,浮躁了,如果自己也包装一下,说不定比他们还要“火”,名利双收啊!

于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操弄下,在人们的眼中,变成了有名无实,哗众取宠的“糟粕”。

首当其冲就是“中医,中药无用论”,再有就是“中国武术花拳绣腿”。

幸亏这次疫情,中药《连花清瘟胶囊》的显著作用,打破了这一魔咒,而得以解脱。

我们不贬低西医,他对于急性病,创伤等治疗效果极佳,而中医对保养,缓解,调理,精神方面,合计胜一筹,所以,我们提倡中西医相结合。我们的经脉理论,针灸术,正骨法的功效,令世界惊奇,叹为观止!

十多年前,我的一个同事,由于工作原因,在美国右腿骨折,治疗了三个月,出院时双腿相差三公分,一高一低。本人和家属很不满意。

回国后经中医询问过程,认为即使是粉碎性骨折,用“正骨法”完全能够接好!最后,在上海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双腿长度一致了,而且,本年之内行走如初。

至于中国功夫的华而不实,更被浑元大师马保国30秒钟就被KO,引向了高潮。简直成了世人的一大笑话。

但这个锅中国武术不背,中国功夫不背,中国太极拳更不背,因为,这只与他个人的人品,德行,功力,技能有关。

中国功夫世界闻名,以至于你穿了双布鞋,他们就认为你惹不起。中国功夫不是用嘴吹出来的,那是打出来的!陈真是虚构的,但霍元甲是真的,“神鞭”可能不完全真实,李小龙是真的。

如果不能让他们对中国武术的崇拜,美国好莱坞大片里不会宣扬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不会出现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的身影。而出现的只能是表现中国愚昧,贫穷,落后,类似《红高粱》那样的内容。

本人不才,也练了几年太极拳,看到网上一个姿势都没练过的人,妄下论断是不负责任的!太极怎么样马保国不能代表!他只是用了太极的名号!我还是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最厉害的太极宗师:陈氏太极拳陈王廷;杨式太极拳杨露禅;吴式太极拳吴全佑;武式太极拳武禹襄;孙式太极拳孙禄堂,他们都是各派的太极宗师,内功深厚,修德修行,名副其实的大师。

现代的武术,几乎都是从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棍,等等发展而来,不是传武有问题,是现代人有问题,中华武术是过去在战争和保家卫国中,以及门派江湖斗杀中产生的,以前没枪的年代,靠的就是搏杀拼命,传武的绝招就是杀人技。如今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任何拳种都能实战,关键是你得往实战方向去练,而非用意不用功,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沉淀,“太极推手”才是进击功夫。修身养性那是老年养生,是太极运动,和太极拳不要混为一谈。马大师输了,不是太极拳输了!

马保国大师,马老掌门自创“马氏闪电三鞭”,精通“接、化、发”,擅长借力打力,防守反击,他自称在英国开武馆时,63岁还大败年轻的英国综合格斗冠军皮特。俗话说习武不练功,到老一身空。马大师出师不利,只能是自己学艺不精,技不如人,多年来不务正业,收人追捧,自我膨胀,功力荒废。更说明了我们业余的退伍军人都能如此,那我们的子弟兵还不是更是各个能征惯战,骁勇无敌吗!

还有闫芳大师,唯一女太极大师,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与弟子表演的隔空打牛,一接手,就跟触电般的感觉,打得其弟子跳的跳、飞的飞,……,看了这样的场面,搞不懂到底谁才是傻子!

闫芳,马保国马大师马,她们不能代表中国功夫,更不能为传统武术的代言。她们这样的演技屈才了!更适合去演喜剧小品,去当演员,去拍戏,甚至去行骗!

嘴上功夫惊天动地,身上功夫日落西山,强悍之处在于自不量力,破解技法唯有倒地不起!真丢了国内武术界的脸,丢了中国功夫的脸,更丢了中国的脸!

有包装炒作,就有流量,成焦点变名人,就会有大把的收益,这就是“硬道理”。

如果说太极拳有五大门派,那他们就是第六派~忽悠派。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大师,从来辉武,胡万林,张悟本,王林,到魏金生等等,马保国算什么,之前我连名字都不熟。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是他们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他们不仅仅是个例吗?与他们还有同样心态的人少吗?与他们一样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就没有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