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409.html由于我国北方积温偏低原因,冬小麦主产区存在大量的一熟填闲区,冬小麦在国庆节后播种,来年7月1日前后收获,填闲期间有效积温大多在-度,玉米等大田作物夏播很难正常成熟。同时我国北方绝大多数冬小麦一熟区或者一熟填闲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势头强劲、饲草需求旺盛。如果能遴选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的饲草作物品种,利用冬小麦乃至春小麦收获后较为集中的光热资源,开展接茬夏播,实现高产栽培,就可以大幅度提升种植业收入水平,支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甜高粱是全球公认的主流饲草作物,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饲料化利用时间久、规模大,国内种植与饲料化利用规模正稳步增长。阿尔托是隆平高科自美国引进、自主开发的早熟甜高粱品种,生育期短、产量高、抗倒性强、含糖量高、饲料品质优,自年来成功开展了多区域的适应性高产栽培示范,在我国北方低温冷凉区春播、一熟填闲区接茬冬小麦夏播的产量和品质优势尤为突出。
一、品种简介
阿尔托是利用ANx不育系和R恢复系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种,农业农村部登记证号为GPD高粱()。阿尔托春播饲料化利用的适宜收获期约为85-95天,接茬夏播约为75-85天,株高在2.7-3.5米,茎节数约为15-17,乳熟中期至蜡熟中期地上部秸秆含水率低于75%,粗蛋白含量超过8%。
二、示范表现
年,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实验站开展了低温冷凉区饲草作物引种示范,阿尔托甜高粱盛花期约为77天,乳熟中期(93天生育期,大于10摄氏度有效积温约为摄氏度)平均株高约3.55米,茎粗约20.4mm,鲜重产量为4.88吨/亩。下图为示范现场:
年,新疆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政府组织农户开展了40亩阿尔托接茬冬小麦免耕直播示范,尽管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播种延迟10天左右,且大田草害严重,甜高粱苗期及拔节期的水肥管理不到位,但9月底收获仍然取得了2.9米平均株高、3吨/亩的鲜重产量(含水率76.3%),下图为抽穗期(78天生育期)实景照片:年,隆平高科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开展了阿尔托甜高粱接茬冬小麦百亩片示范,7月17日播种,7月20日出苗,9月27日进入乳熟期,株高约为3.1米,10月10日测产显示鲜重产量为5.2吨/亩。下图为地区畜牧兽医局主要领导在现场听取品种介绍:
三、饲用价值
年,阿克苏地区畜牧兽医局在温宿县召开了甜高粱产业发展现场会,会后我们现场采样并委托第三方对复播阿尔托甜高粱品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尽管阿尔托播种比青贮玉米晚15天(青贮玉米7月初播种,甜高粱7月中旬播种),尚处于乳熟早期,成熟度未达到理想状态,但饲料品质仍然比青贮玉米优,吨干物质产奶量达到公斤,超过对照青贮玉米约40%。此外,在我国北方的低温冷凉区,阿尔托甜高粱春播适应性广,产量高,抗冻害能力强,饲料化利用优势突出,是低温冷凉地区理想的饲草作物品种。下图为夏播阿尔托与当地主推青贮玉米的检测数据对比:
四、产业化优势
我国北方冬麦及春麦生产一熟区,填闲时间约为90-天,集中在夏季,恰是光照及雨热资源高度集中的时间段,甜高粱饲料化利用的价值依赖于秸秆中的游离糖和高品质的粗纤维,无需完成生殖生长及籽粒成熟,不仅大大缩短了栽培时间,并且还减少了孕穗期、灌浆期等的水肥需求,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阿尔托夏播80天左右生育期即进入乳熟中期,茎秆含糖量丰富、粗纤维品质高,含水率在70-75%,是理想的青贮饲料原料。
一般情况下甜高粱在9月底、10月初能够实施机械化收割(克拉斯青贮收割机效率约为-亩/天),甜高粱收获后即可整地开展冬小麦播种,实现一年两熟。
五、接茬复播要点
早熟甜高粱接茬冬小麦,填闲时间最好保证在95天以上,要为甜高粱及冬麦播前整地预留一定时间,如果时间较紧,建议选用生育期短的冬麦品种或者推迟播种时间等方式保障甜高粱正常成熟及收获。阿尔托甜高粱抗霜冻能力强,历经两次霜冻后持绿性仍较好,在接茬春麦的情况下,可以灵活选择收获青贮时间。
根据近3年来的示范情况,阿尔托接茬复播要在不影响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实现4吨/亩以上的产量,应在麦收后及时适墒抢播、给肥,尽量保证在7月20日前出苗;如在低温冷凉一熟地区开展甜高粱规模化种植,建议在5月中、下旬择机覆膜播种,播后给水。
免耕直播能够节约5-7天左右生育期,但相比于耕整播种,播种及覆膜效果均存在一定瑕疵,对甜高粱的齐苗及高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除非时间约束特别紧,还是尽量采取麦茬后整地覆膜播种效果好。当然,在我国北方广大的农牧交错区,冬小麦填闲时间很短的情况下,采取免耕直播,加强水肥管理也能实现3.5吨/亩以上的粗饲料产量,创造0元/亩左右的收益,也是极具推广价值的栽培模式。
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超过3.3亿亩,在新疆南部、西北及华北大部,早熟甜高粱阿尔托接茬冬小麦,不仅能够实现4.5吨/亩以上的优质粗饲料产出,还能够在显著降低耕地蒸发量,更好地保障耕地质量,为秋播冬小麦高产栽培奠定良好的墒情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