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dianxinbingli/42958.html5月18日中午,烈日当空,刚从泸州高粱实验田出差回来的赵甘霖马不停蹄赶到位于旌阳区东湖街道的实验基地,查看实验田里刚播种不久的“金糯粱1号”高粱长势。作为省内顶尖的高粱选育技术团队领头人之一,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党委书记、高粱专家、德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员赵甘霖,他的工作就是长年奔走于田间地头,开展优质糯高粱的选育和推广应用。而高粱作为白酒的主要原料,由于缺乏优质高产广适品种,长期制约四川省酿酒高粱产量增长。为了打破这个障碍,以赵甘霖、丁国祥为带头人的国家谷子高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岗位专家团队、四川省特色经济作物创新团队深耕田间30余载,选育出了适宜多地种植的泸糯、川糯、金糯、机糯一系列品质优良、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质杂交糯高粱品种。其中,“金糯粱1号”在德阳更是表现不俗,在酿造原料和优化生态环境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30余载攻坚克难
“川字号”高粱集南北优势于一身
作为国内白酒重要产区之一,酿酒原料糯高粱一直是我省的特色农作物,经济价值不言而喻,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粱却被当作小杂粮,全省良种普及率不足30%,平均亩产仅多公斤,供应和需求之间出现矛盾。
其实,自上世纪60年代起,我省就已经开始对高粱开展科研工作,力图选育出品质更优,产量更高的品种。上世纪80年代,经过科研人员们不懈努力,在地方品种当中选育出了名为“青壳洋”的高粱品种,其在酿造方面的优秀表现很快得到了省内众多知名酿酒企业的认可。然而,随着需求量的增大,“青壳洋”的劣势逐渐暴露。赵甘霖坦言,“青壳洋”虽然品质很好,但是产量始终提不上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长期种植,它的品种也开始严重退化,抗病虫能力很差。
上世纪90年代,为进一步提高高粱单产,满足名优白酒企业对高粱的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开展了杂交高粱新品种培育攻坚工作,选育出的杂交粳高粱虽然解决了产量的问题,可品质仍无法达到要求。经过年复一年的努力,在科研团队的大量研究和实验数据支持下,“酿酒专用高粱品质指标体系”被制定出来,这为上世纪90年代末以北方粳高粱与南方糯高粱为亲本开展的杂交糯质高粱研究打下了基础。
30余载寒来暑往,赵甘霖和丁国祥团队奔走于德阳、泸州、海南等省内外多地,不断在大量南北高粱杂交材料中进行培育和筛选。根据酿造高粱的需求,充分利用优异的种质资源,在传统回交育种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边稳定边回交边测配的方法,将北方粳高粱的产量、抗性与南方糯高粱的品质进行聚合,最终选育出了45A、A等高淀粉高配合力的糯质三系不育系。
赵甘霖说,农作物的研究不同于其他,需要科研团队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的时间来积淀,这要求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耐心,也正是这样的坚持,赵甘霖、丁国祥团队研究出的杂交高粱选育方法不仅获得了发明专利,还频频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
补齐糯质高粱种植短板
为德阳量身培育优质酿酒高粱
德阳在四川白酒主要产区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有大量中小酒企外,还有被誉为川酒代表“六朵金花”之一的剑南春,绵竹更成为“酒乡”。但在白酒产业发展迅速,酿酒高粱原料品质和产量要求日趋严苛的当下,德阳的糯质高粱种植却是短板。优质的产品必须要有优质的原料,推动德阳酿酒高粱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势在必行。就在这个背景之下,9年,已经从事高粱研究20多年的赵甘霖带着科研团队和创制出的45A、A等糯高粱选育技术,从泸州老家来到德阳,一头扎进了德阳郊区的实验田地中。为选育出适宜川西平原的优质糯质高粱,赵甘霖、丁国祥团队在德阳主攻品种引进和配套技术研究,这一干就是10多年。
赵甘霖介绍,科研团队多年来在德阳、泸州等地同步开展选育工作,力争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粱品种。以45A为亲本组配的“泸糯8号”、“泸糯9号”、“泸糯12号”等一系列杂交高粱品种不仅品质优良、产量高,而且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同时,以A为亲本育成的“金糯粱1号”、“金糯粱2号”等3个品种还特别适宜机收。
9年以来,科研团队共育成糯高粱新品种30余个,其中国家鉴定(登记)17个,四川省审定10个,重庆市鉴定3个,有3个品种先后列为四川省主推品种,有力促进了酿酒高粱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经过我们在德阳10多年的研究实验,在选育的众多品种中惊喜地发现这种高粱表现特别突出,产量高、品质好,尤其适合在德阳及川西平原推广。”赵甘霖手扶着德阳实验田里一株已经出苗的“金糯粱1号”叶子说道。
兴产业促旅游优生态
“金糯粱1号”大面积推广
年,四川省领导联系指导优质白酒产业机制办公室提出《优质白酒产业振兴发展培育方案》,其中将推动优质白酒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作为“川酒”发展的主要任务。按照“用养结合、绿色生产、集约高效”的原则建设生产基地,并鼓励支持各地探索构建以优质高产高效为中心的生产体系、以白酒企业为核心的经营体系,形成“订单保底、收购上浮、分级加价、增益返利”专用粮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加大了以高粱等为主的酿酒专用粮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从而提升酿酒专用粮生产水平,确保酿酒专用粮的供应质量和能力。
年,经过实验筛选,“金糯粱1号”被确定适宜在德阳大面积推广。赵甘霖及其团队联手德阳市县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推广工作。年8月2日,在旌阳区孝泉镇黎朗村二组示范的宜机收酿酒糯高粱新品种“金糯粱1号”,采用全田机械化收割方式,以亩产.4公斤的高产量成功通过现场验收。同时,通过检测,“金糯粱1号”高粱总淀粉含量达73.86%,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9%以上,单宁含量1.13%,酿酒品质大大超过北方和进口高粱。
自此以后,“金糯粱1号”陆续在旌阳、中江、绵竹、什邡等地推广。为扩大种植面积,赵甘霖与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专家一次次来到德阳的田野丘陵,面对面向农户介绍“金糯粱1号”的优势,手把手传授种植方法。不仅如此,赵甘霖科研团队还主动为农户牵线搭桥,联络酒厂采购农户种植的“金糯粱1号”。
打铁必须自身硬,凭着“金糯粱1号”高质高产宜机收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德阳酒企在尝试性生产后为其打出了高分,订单也逐年递增。需求拉动供应,中江仓山镇等多地因推广种植“金糯粱1号”,种植户实现了脱贫。目前,德阳本地已种植“金糯粱1号”余亩,规模仍在持续上升。
“其实作为农作物,高粱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很好的环境改善能力,你看它的穗火红火红的,一眼望去如晚霞映田,非常好看。”赵甘霖介绍,中江县普兴镇就是一个例子,当地在种植高粱的同时,利用地形优势发展旅游业,将高粱作为旅游景观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实际上,“金糯粱1号”的潜力还远不止于此。赵甘霖表示,其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方面也有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为了选育出更多优质高产的高粱品种,将它们的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更好服务白酒产业发展,更好促进广大农户增收,是赵甘霖等高粱科研人员毕生追寻的目标。(记者曾可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