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十多年高粱,仁怀市喜头镇中心村千金元组高粱种植户张兵,头一次“种”出一株5.5米高的“巨型高粱”。这株“巨型高粱”的出现,引来不少当地村民围观,甚是称奇。
张兵和他“种”出的“巨型高粱”
9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张兵的高粱地里,只见其余的高粱都已成熟收割了,只剩这株“巨型高粱”挺直腰板“站”在地里,还被农户用支架、薄膜保护起来。尽管受连日晴热影响,叶片有所干枯,但茎秆粗而结实,丝毫没有倒伏迹象。
“到7月份其他高粱都抽穗时,这株高粱竟然还长势良好,一直疯长到了现在,为了方便观察,我就把它保护了起来。”张兵说,他种了13亩有机高粱,今年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有机高粱长势喜人,一共收割了多斤,比往年要多出多斤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茅台酒厂按照4.6元每斤的农保价格订单收购,他今年能卖近4万元。
虽然丰收喜悦在望,但猛然“种”出一株“巨型高粱”,他心中还是充满疑问:都是统一发放的酒用有机高粱种子,平时施肥也都用的是农家肥,为什么这株高粱如此与众不同?
带着农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贵州省高粱育种专家涂佑能。他在通过定向调查、查阅资料对比后确认,这是一株野生帚用高粱,与“红缨子”酒用有机高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种。
帚用高粱
“三四十年前,在山里还会经常看见野生帚用高粱,一般能长到4到5米高,农村主要用它来扎扫帚。”涂佑能称,农户“种”出这样的“巨型高粱”,极大可能是鸟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野生帚用高粱种子,遇到适宜的生长环境,种子就重新萌发,加之当地土地肥沃,雨水、阳光充沛,长得高些很正常。
年,涂佑能前往仁怀市茅坝镇搞田间调查时,就曾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了一株很高的野生帚用高粱,经测量其植株高度超过4米。后来,涂佑能将带回的种子,种在贵州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楼顶,详细观察、记录该品种高粱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在水肥条件好的地里,野生帚用高粱的生长速度很快,到8月抽穗完整,全株高度已达6.6米,其它高粱在其面前形同侏儒。
涂佑能种植的6.6米高野生帚用高粱标本
这株6.6米高的野生帚用高粱,至今仍存放在红缨子公司的品种资源库内。“你看,野生帚用高粱和红缨子高粱的籽粒、株高、穗形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个品种,用途也不一样。”涂佑能边比较边说,红缨子是全国酒用高粱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一酒用高粱品种,该公司有20多人的专业团队,每年都会对红缨子进行育种,防止品种退化、变异,增强抗病性,优中选优,为茅台酒和贵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涂佑能讲解野生帚用高粱和红缨子高粱的区别
走进红缨子公司的品种资源库,仿佛进入了红高粱的王国,一排排高架上挂满了高粱穗子,每一束穗子上都打上地方品质资源的数量和日期编码。涂佑能介绍,这个品种资源库内共有份地方高粱种质资源,野生帚用高粱就是其中之一。
“野生帚用高粱是贵州大山深处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高粱品种,仁怀农民能把它‘种’出来,这也说明了仁怀种植高粱历史悠久,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涂佑能说。
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勋沈仕卫
图
王茂
编辑陈 颖
编审向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