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圻、陈凯歌、张艺谋曾是中国电影界著名的铁三角。现在不管是单拿出其中的哪一位,在华语电影界都是响当当的、举足轻重的泰斗级人物,但是这三位也曾经有过口袋空空、捉襟见肘的时期,让我们从这三位大师过去的故事中,一窥中国电影界的往事。“误入歧途”王学圻年3月,王学圻出生于北京,17岁那年他独自一人前往长春部队参军。在退伍后,他进工厂当了一段时间工人,那时候终日与螺丝扳手为伍的王学圻,恐怕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会与电影艺术结下一段长久的缘分。年,《我们是八路军》的导演王苹将32岁的王学圻带入片场,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大银幕的绚丽世界在王学圻眼前铺开,32岁才进入影视圈,放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当时,电影刚在国内兴起,需要大量人力进入,王学圻就此半路出家,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依当时的传统思想看来,这可是歪门左道。但是王学圻并不在意流言蜚语,他只觉一个新奇的、有趣的世界出现了,还有钱可以拿,何乐而不为呀。在接连作为配角参与《轮回》、《凤凰琴》、《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多部电影之后,王学圻也萌生了作为导演拍摄影片的想法。很快,机会出现了,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想要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进行电影创作,在对杨丽萍的过往进行了解后,王学圻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两人一拍即合。电影《太阳鸟》便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这部电影一经推出,便斩获了年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特别评审团大奖,王学圻首次挑战导演角色便取得如此成果。但后期,他的精力更多地转向了戏剧演出,很少再作为导演执导作品。年,王学圻凭借作品《相伴永远》荣获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优秀男演员奖和“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在年参演电影《梅兰芳》时。王学圻凭借饰演梅兰芳的早年对手十三燕斩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时至今日,王学圻年过七十仍然活跃在戏剧一线。谁能料到,今日的老戏骨,当年走的只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多情作者”陈凯歌年8月,陈凯歌出生于北京一个文艺家庭中,其父为中国著名导演陈怀皑,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功勋人物。自幼受父亲的影响,陈凯歌对电影艺术充满兴趣。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完成学业后,陈凯歌进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并于年凭借处女作《黄土地》开始了导演生涯。《黄土地》奠定了陈凯歌作品中的人文基调,由此确定了他的创作方向与风格。而陈凯歌似乎天生是电影界的宠儿,随着《黄土地》一片的走红,陈凯歌在电影学界的地位与人气随之水涨船高,陈凯歌以三年左右一部作品的效率持续产出,他的人气在文艺片《霸王别姬》推出时达到了巅峰。年,由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人主演的《霸王别姬》一经上映,便在美国取得了高达万美元的票房,并荣获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国际影评人协会奖和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至今仍是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多次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多次重映,经久不衰。同时,比起事业上的一路飘红,陈凯歌的个人生活也为人津津乐道,他曾与京城望族、名门之女洪晃结婚,洪晃家世显赫,母亲章含之曾是主席的英文老师,又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名媛”。生父洪君彦是经济学者,继父乔冠华曾是中国外交部部长。洪晃性格直爽泼辣,敢爱敢恨,两人的婚姻仅维持了短短两年,爱得热烈,分得更彻底。许多人说陈凯歌与洪晃的婚姻破裂是因为另一个女人的插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第三者正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倪萍,可惜,神女有心,浪子却多情,陈凯歌的生命中又出现了他另一个女人——陈红。陈红遇见陈凯歌时正是青春少艾,娇艳动人,陈凯歌对她一见倾心,很快展开迅猛的追求,陈红也在这位中国著名导演的柔情攻势下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年,两人在美国结为夫妻,婚后育有二子,生活美满。“全能国师”张艺谋说起张艺谋,许多年轻人都只知道他有“国师”之称,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不知他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出身。曾是一名演员,凭借自己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老井》斩获三座影帝宝座,而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更是一经推出便荣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张艺谋就此实现了自己电影生涯的阶段性跨越,从摄影师转型为演员,又从演员摇身一变成为导演,从此一路开挂,激流勇进,他的作品,既是大俗,也是大雅,他被称为“国师”,却更像是一个神话。在年至年间,张艺谋先后执导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多部佳作,先后取得三次奥斯卡提名和五次金球奖提名。短短的十三年间,张艺谋在电影上取得的成就,是常人一生都难以达到的,他将华语电影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张艺谋通过他的电影作品,捧红了许多女演员,她们都被称为“谋女郎”,巩俐、章子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许多人爱谈张艺谋与巩俐的一段情,张艺谋是巩俐的伯乐,巩俐则是张艺谋的缪斯,张艺谋用他的电影作品将巩俐的美丽展现在世人眼前,自己也走向神坛。很长一段时间内,巩俐都是西方人眼中东方女性美的代表,只可惜,感情如浮萍,随波而逝,两人的关系戛然而止,无疾而终,由爱侣退为朋友,其实,这未尝就不是一个好的结局。“黄土地”中,铁三角结成王学圻、陈凯歌和张艺谋的初次交汇是在电影《黄土地》中,这是陈凯歌首次执导电影,张艺谋担任摄影师,王学圻参演。电影拍摄于年,因为剧组经费不足,后来的大导演、名演员在当时连50元一天的酒店都住不起,有一次他们在路上看到一间服装店,进去一问,一件普通的上衣要价52元,三人顿时被吓跑了,这在后来也成为了他们回忆往事时的笑谈。但是在当时,却是苦涩非常,电影拍摄过程曲折,导演只能东拼西凑,在细节末节处尽量削减开支。这部电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三人的碰撞产生了巨大的耀眼的火花,这部电影一炮而红。随后,陈凯歌与张艺谋、王学圻再次合作执导了电影《大阅兵》,这是最后一次“铁三角”合体,此后,陈凯歌与张艺谋分道扬镳,再无合作。对于两个人的分开,王学圻作为旁观者,反而是看得最透彻的一个,他深知陈凯歌、张艺谋两人现今都是大师,大师都有自己的性格,艺术追求不同,审美角度不同,不必强求合作。更何况早在拍摄《大阅兵》时,两人之间由于拍摄侧重点与风格存在巨大的不同,早已暴露出许多矛盾,现如今分开也是正常,更是必然。近年来,张艺谋与陈凯歌两位大师似乎都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在年执导《道士下山》后,陈凯歌一度遭到影迷的严厉批评,此后少有佳作,至今为止,《霸王别姬》仍被认为是陈凯歌艺术道路上的巅峰,甚至许多人将这部电影的成功归功于电影的艺术指导,也就是陈凯歌的父亲。可是也有许多人认为,陈凯歌电影中最重要的东西始终没有改变,他仍是那个充满幻想,追求美、追求梦、追求虚幻的浪漫主义者,只是随着年岁增长,拍摄方式与手法在逐渐产生变化,他用了更新颖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梦境。无独有偶,自年执导《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张艺谋又在年推出了《长城》,一时议论纷纷,影评人纷纷嘲讽张艺谋“十年磨一剑,剑越磨越钝”,好在年,张艺谋凭借电影《影》再次在影迷心中扳回一城。对于大师创作,人们往往会更为苛刻,因为标准已经在那了,珠玉在前,旗帜早已立下,既有大师的身份,就要拿出大师水平来,在鱼龙混杂的华语电影市场中,还好有大师们仍在不停地进行创作,不断地迎接挑战,尝试全新事物,试图突破自己的上限。而我们普通观众只需要期待见到大师们有更多高质量的产出,或者是能有更多的后起之秀交出自己独特的答卷,让华语电影涅槃重生,让今人有更高水平、更具审美的作品可以欣赏,便已知足。